玩酷网

揭秘!我国初代“计算器”,竟是小竹棍?

算盘出现之前的2000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计算器”——算筹!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这些小竹棍、小木棒

算盘出现之前的2000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计算器”——算筹!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这些小竹棍、小木棒,竟然在古代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算筹,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却是我国古代数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的实物形态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不起眼的小棍儿、竹签,但可别小看了它们。在遥远的仰韶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类似的方式计数了。而到了商周时期,巫人占卜时手持的“策”,就是算筹的雏形。可以说,算筹从诞生之日起,就兼具了占卜和计数的双重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算筹的形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长条形,到后来的短截形,再到方形、三角形,算筹的演变见证了我国古代数学的进步。而这些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真可谓是“五花八门”。

最有趣的是,这些算筹还可以随身携带,方便极了。想象一下,古人们将算筹捆成一捆,甚至装进专门的“算袋子”,系在腰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计算。这简直就是古代的“移动计算器”啊!

当然,算筹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遵循十进位制,可以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甚至还可以进行开方、二次三次方程等复杂运算。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

如今,算筹已经被算盘等现代计算工具所取代,但它在我国数学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它见证了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根根不起眼的小竹棍、小木棒时,可别忘了它们曾经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