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涅槃说史
一1836年也就是大清朝道光十六年春,已经四十年没有下过雪的广州的清晨,人们推开门,忽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居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这寒冷的天气,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刚刚在老家花县参加完县试,如今来到广州府参加府试的穷书生,那时他还叫洪火秀,时年二十二岁。
这是他第二次来参加科考,这个生于耕读世家,自幼聪慧的年轻人,九年前,也就是他十五岁的时候,通过县试,第一次踌躇满志的来到广州参加府试,却名落孙山。
洪火秀夹杂在生员之中,走在贡院附近布政使衙署外的大街,突然一个广州人和一个穿着宽袖短袍的洋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人递给他一本书,上面写着《劝世良言》。洋人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年轻人,主会保佑你的。”接着又走向了下一个生员。
这一年,洪火秀再次科举落第,他留下了这本书。
也就是这一年的金陵南京,一个风尘仆仆,刚刚恩科考试落榜后离开京城,搭船南下返乡的湖南学子,抱着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满脸欣喜的从一家当铺走了出来,原来囊中羞涩的他刚将全身的银两用来买了这本书。而没有盘缠的他,刚刚把自己冬天,夏天穿不着的衣服全部当掉,换些银两才能回家了。之后,他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读十页史书,不读便睡不着觉,而后他的一生都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
他去年在家乡两年连中两级,金榜题名,考中了举人,去年来到京城参加进士会试,本踌躇满志的他,没想到却名落孙山,虽说自家祖上耕读传家,家境也算殷实,但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已所剩无几,为了等待今年的恩科考试,他选择了没有再回家,一是路途过于遥远,二是路上的花销太大,于是他住进了费用较低的北京“长沙会馆”,白天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偶尔出去走走,和同来的湖南举子去看看京城的文物和名胜古迹,开拓眼界。
不过当他满怀信心地进入考场,结果却再一次出乎意料,他又失败了。
他叫曾国藩,那年二十五岁。
再后来,也就是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湖南人曾国藩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而那个叫洪火秀的年轻人,分别在1837年和1843年再次前往广州应试,均名落孙山。失败让这个已经改名叫洪秀全的年轻人彻底的愤慨和绝望,他将书籍都扔在了地上,心里暗暗发誓:“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前后经历14年,波及18省,导致了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中国人口由原来的4亿人一度锐减到2.6亿人。 由于晚清王朝正规军八旗、绿营承平日久,军队腐败而低能,已无法抵抗,使得清廷不得不依靠各地方武装以应对骤然剧变。
1853 年,在湘乡丁忧的曾国藩奉诏受命为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他总结清朝正规军屡战屡败的教训,决定建立一支有别于清廷军队的武装力量。自此,曾国藩,洪秀全两大晚清创业团队开始针尖对麦芒,开始了一段耗时十一年,过程无比血腥而惨烈的争斗。
那战争初期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怎么到后来如此拉胯?
我们都知道,太平军自起兵以来,一年时间竟然就攻克了武汉,然后水陆并进,沿长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犹入无人之境,当年 3 月即占领东南重镇、清朝两江总督驻节地南京,可以看出在起义前期,太平军确实战斗力强悍。这中间无非两点:一、让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看到翻身的希望。二、清廷自身的腐败无能。
但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肯定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排斥,人为地把知识分子排除在团队之外,并在理论宣传上大肆宣扬天上神话、人间鬼话。试想,用此糊弄人,岂能指导一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革命行动。
宗教在古代永远是农民起义的护身符和催化剂,太平天国也不例外,披上西方基督教的外衣建立了拜上帝教,没有这一法宝,就无法唤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以神权的名义,农民才更容易和你一起去拼命,否则你和他们讲大道理,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和你干?
但是洪秀全在内的领导人,似乎根本也没真正了解真正的基督教到底是什么玩意,在理论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以至于后期都不能自圆其说,后来还多出来个杨秀清声称天父,萧朝贵声称天兄下凡总总,为领导班子的崩解埋下了祸根。
定都天京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太平天国控制的势力范围,本来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土地,如果团结各种阶层势力特别是江南士绅阶层,做大做强,逐鹿天下并不是不可能。
《天朝田亩制度》,耕者有其田更是沦为一句空话。
战时所设立的所谓的圣库制度,,可使人们免除私心杂念,专心作战,克敌制胜,同时,便于保证部队内部供给,促进军事上的胜利发展。
然而,在相对和平环境下,再用这种制度管理社会,那就不适用团队的发展了。中上层军官攻城略地后中饱私囊,而基层士兵只能配给一点生活日用品。
进入天京后,洪秀全及其下属高官,妻妾成群,而在太平天国的基层实行的却是严格禁欲的男女分营的制度。
随着两广走出来的老兄弟的逐渐战死和内耗,可以说后期的太平天国已经是一盘散沙,倒台只是个时间问题。
反观湘军,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湘军就是清军,要人有人,要饷有饷,其实不然,湘勇只是全国九省团练中的一支罢了,而曾国藩不过是全国四十二个帮办团练大臣中的一员,并没有那么受重视,被清廷正规军抵制也实属正常,再有便是曾国藩等人并无带兵经验,而是在战争中逐渐学习和成长,所以前期的湘军屡战屡败,连曾国藩都气得要跳河自杀,也是正常。
湘军的建立方式比较独特,曾国藩以亲戚、朋友、同乡、同学、师生等关系为纽带,联结一批封建知识分子为将领,再由他们层层招募将士,书生为将,湘民为兵。
在他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招的士兵需技艺烂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气者为上。乡村多朴拙之夫,善用兵者,常好用山乡之卒。这使得湘军成为一个封闭性、宗法性强的武装集团,士兵只知服从将领,将领则只服从曾国藩一人,这样,这种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在战争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湘军的快蟹炮船
和太平天国的成长史最大的一点不同,这支团队的上层几乎全部由知识分子,是一支有着政治信仰的团队。曾国藩自始至终都认为这是一场誓死捍卫名教,重建纲常伦理的伟大事业,这也让这支队伍军纪严明和指挥上的令行禁止,能够学习和成长。和其他团练最为不一样的是,湘军竟然还组建了自己的水师。最后正是湘军的水师控制了长江三千里江防,进而顺流而下直取金 陵,才最终确立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而在关乎人心向背的舆论战中,曾国藩是深谙此道。当两军的斗争达到白热化时,他对太平军立刻发起舆论攻击。以《讨粤匪檄》有力回击了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起义宣传,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论战。
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从抓住正统论中 “护纲常” “大一统”的论调,创制了一套有理有据的 “讨逆”合法性叙事体系。
列举出太平军对于人伦秩序,儒家经典、庙宇、社坛、城隍等 “纲常”载体的破坏,他把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者的阶级仇恨和阶级矛盾,甚至是与外国侵略者混为一谈,把民族仇恨和民族矛盾转嫁到破坏封建秩序和道德的太平天国身上。
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化信仰角度来收拾民心,接着打出“勤王卫道”的旗号,呼吁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最大限度地孤立和瓦解太平天 国的攻心之策,这一点,可以说曾国藩做得是相当的成功,不但鼓舞了湘军的军心,挽回了民心,也离散了太平天国的军心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