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中字头的央企国企整体表现出色,作为数字经济相关的三大运营商股价持续大涨走高,中字头的基建类企业、“一带一路”等相关公司陆续走强。市场上称这个板块为“中特估”,今天我们就一起解读一下这个新概念。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之后被分析师总结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简称“中特估”。“中特估”致力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让资本市场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提升有效性和科学性的估值定价。
中特估企业有哪些特征?
央企国企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关键地位。当前稳健的经营业绩为央国企的估值重塑提供了市场认可的基础。
从盈利能力方面看,近年来央国企ROE明显企稳回升,目前已超过其他类型企业,高于A股平均水平,体现出央国企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上来看,上市央国企的盈利能力相比A股市场整体而言,整体更加稳健,ROE、分红率、股息率过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具备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或更符合机构投资者、个人养老金等配置性的需求。
今年1月5日,国资委提出“一利五率”的考核指标(一利五率是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6个指标),开启了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价值创造行动。
中特估指数的表现如何呢?
我们调取了2022年5月9日至2023年5月8日的区间数据,可以看到,该指数上涨了44.81%,最大回撤-10.65%,可以说从权益类指数产品中来看,这个涨幅及回撤幅度已经是非常可观了,同时我们也可将该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进行对比,“中特估”指数表现得也是毫不逊色。

图片来源:Wind “中特估”指数

图片来源:Choice 沪深300指数
首批三只获批的央企股东回报主题ETF将于5月15日起发行。上交所将在5月11日举办宣介会,期间举行圆桌会议,议题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央企股东ETF投资价值”。上交所的相关邀请函显示,本次宣介会的主旨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导央企投资价值发现,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图片来源:上交所
央企主题ETF的推出一方面将为央企板块引入增量资金,支持优质央企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为投资者配置上市央企提供优质的投资工具,分享我国央企国企改革发展的红利。对“中特估”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上交所的相关动态。
我们看到“中特估”指数的收益可观,尤其是今年年初开始,随着疫情好转、经济逐渐复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等因素,市场更多关注到低估值板块中,“中特估”概念也能够迎合当前政策引导及市场走向。从中长期来看,“中特估”概念依然值得关注,可考虑逐渐配置积累,但同时,依然也要关注指数波动带来的整体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