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是在此之前的战国时期,六个国家各自使用不同的方言和文字系统。这使得人们对于在这一时期六国间的交流方式和有效性产生了疑问。
Part 1:六国的文字语言与使用范围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确实有他们分别的文字系统。如今人们熟知的汉字是明清之后才通行开来的,而战国时期流传的文字系统比较复杂和多样化。秦国使用的是籀文、魏国使用的是卜辞、赵国使用的是大篆、韩国使用的是小篆、燕国使用的是燕书、楚国使用的则是楚系文字,例如楚文等。这些文字虽然有一定的相似点,但是整体看上去仍是六种不同的体系。
不过即使六国的文字系统不同,范畴也是不同的,其实六国主要城市里的精英都能够阅读和书写其它国家的文字。 在当时,一些重要的文字是逐渐普及到各个国家而广泛流通的,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交流工具。
Part 2:战国时期的“说文解字”
在战国时期之前,在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帝国(如夏朝)之前,汉字中有很多读法是不同的。这样可能导致了经常的交流不便和互相之间的误解。为了更好地标准化文言,人们开始编写“说文解字”这部字典。这本字典在学术上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全面的汉字词典之一。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战国时期那时就已经出现了“说文解字”,但至少保留下来的“说文解字”近70%的篇章可以追溯到汉字的上古时代。可见这种标准化的书写方式对于交流的必要性与普及颇大。
Part 3: 声韵学意义下的语言互通
谈到交流,光靠文字是不足以满足日常交流需求的。过去的学者(如许慎)指出,汉字语言是由其音韵而非意义驱动的,音节在各地自然如不断变化。因此,在战国时期,人们通常把同一汉字发音的方式叫做“通音”。
例如,“齐身不齐政”可以对应燕国用的“齐山不相及”,不同哂同样表达了解读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六国都使用周朝时期的音韵学分类体系,这使得他们之间存在很多相通的音和声调。因此,通过口语交流,这些听众之间也可能会有理解。
Part 4:公文书信与外交礼仪
为了加强交流,六国建立了大量的公文和派遣外交使团,以涉及重要事项或协商决策。这些文件往往需要进行正式排版、最高层级文件盖章以及验印等礼节程序。同时,也存在许多翻译官专门负责将一些外国文献译成本国文字,方便君主和官员们阅读。在严谨的外交礼仪下,六国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和有规律。
战国时期虽然不存在现代社会普遍通行的语言和文字标准,但是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六国之间并不是完全不能沟通。彼此不同的文字体系和方言在人员审阅文字和口头表达中互相理解,媒介和范式也的确存在。
战国公共事务的展开与决策过程中信息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秦始皇对于中国的统一建设尽管不太符合当时的民主原则,但能否高效地打通整个中国各地的交流管道,在他去世之后的三十年内,使得中国社会为之一振,进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