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简单飞行》、《有趣的工程》、《机场技术》和《南华早报》等外媒,纷纷以《中国商飞 C919 距离欧盟的EASA认证更近一步》、《中国C919喷气式飞机更接近欧盟认证》等为题,报道了我国国产双发喷气式民航客机C919申请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的进展情况。
根据报道,在2024年7至8月份的测试中,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技术团队对中国商飞的研发中心、C919总装生产线、飞机机体和各子系统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包括静态测试、疲劳测试、功能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等,还使用中国商飞自行研制的全尺寸D级模拟器进行了飞行测试。
在EASA的验证测试过程中,中国民航局(CAAC)也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每一步的严谨评估与细致审查,共同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这种跨国合作的深度参与,不仅加强了两局之间的技术交流,也为C919客机顺利获得EASA认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事实上,EASA与中国CAAC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20年3月,双方就签署了《中欧双边航空安全协议》(BASA),这一协议简化了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和中国民航局双边航空器产品批准的有关流程。
它不仅确保了在满足高安全和严苛环境标准的前提下,为航空制造商提供支持,还促进了中欧之间航空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双方还成立了一个联合认证监督委员会(COB),以协调和监督认证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双方在航空安全领域的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
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商飞公司则早在2018年,便向欧洲航空安全局提交了C919客机的EASA认证申请。同年,EASA正式受理了中国商飞的申请,并开始了认证流程的准备工作。这也是国产大飞机在走向国际航空市场的征途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目前,欧洲航空安全局对C919客机的第三轮认证程序已完成。在几乎所有的测试中,绝大多数EASA专家都对C919的《符合性声明》给予了认可,包括设计分析和计算、地面测试数据、飞行测试数据、系统和组件测试数据等,以及产品描述、适用标准和规范、测试结果和报告、概要等。
第四轮认证程序,也就是欧洲航空安全局对C919的最后一轮测试,据外媒报道将于2025年初开启。这一阶段主要涉及飞行测试,是EASA认证中最重要的测试阶段,也是验证飞机设计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关键环节。
飞行测试的主要内容有:
1. 功能性和可靠性测试:这些测试旨在验证飞机的各个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导航、通信、动力系统等,在正常和异常条件下的功能性和可靠性。如,评估电气系统在最大载荷下的表现和负载管理能力;测试飞机的自动驾驶和半自动驾驶功能,包括飞行管理系统和自动飞行指引系统。
2. 飞行性能测试:这包括对飞机的爬升率、下降率、最大速度、最小速度、航程和载重等性能参数的测试。如起飞和着陆测试,评估飞机在不同重量、襟翼设置和跑道路面条件下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3. 飞行品质测试:评估飞机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包括飞机对输入的响应、飞行中的操纵特性以及在各种飞行模式下的表现。如,在不同的飞行配置(包括不同襟翼和起落架设置)下评估飞机的操控品质。
4. 应急情况测试: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如引擎失效、系统故障、电气故障等,测试飞机在这些情况下的性能和安全性,验证飞机的冗余系统和故障应对措施。如失速和超速测试,评估飞机在极限状态下的行为;以及测试在单引擎失效时的飞行性能和操控性,包括发动机火警和关机程序。
5.疲劳和损伤容忍性测试:通过特定的飞行剖面来评估飞机结构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疲劳表现和损伤容忍性。测试通常在专门的试验设施中进行,如疲劳试验机,该设备能够模拟飞机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能遇到的各种载荷条件。通过这些测试,飞机制造商和认证机构可以确信飞机结构在长期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噪声和排放测试:评估飞机在起飞、降落和飞行过程中的噪声水平,以及其排放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噪声测试通常遵循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噪声认证标准;排放测试则遵循欧洲排放标准(EU ETS)和ICAO的环保要求。
包括测量C919的飞机发动机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污染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评估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颗粒物过滤器(DPF)的效率。
飞行测试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包括预飞行测试(用于验证飞机的初步性能和安全性)、基本飞行测试(用于评估飞机的基本飞行特性)和特殊飞行测试(针对特定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在整个飞行测试过程中,EASA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符合性。
这一阶段的测试时间跨度可能会非常漫长,短则持续一年,而在复杂情况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有时甚至可能超过五年。因此,尽管外媒报道C919有望在2025年内获得EASA的型号认证,这一预测仅是基于最理想条件下的预期。实际上,认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取证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