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传》作者:卫淇
提起李清照,我们或许都不陌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名气极大且有丰富作品传世的女子,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写诗作词自成一派,在宋代文人圈子里影响极大,在此后历代也是声名显赫,光芒耀眼。
不过,在当今时代,李清照流传最为广泛的作品,有惋惜美好事物易逝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表白相思之苦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有满含寂寞、伤感之情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些词作所呈现出来的哀伤语境和细腻情思,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李清照是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眼中只能看到个人的悲欢离合。
但是,实际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巨大变革。她见识过承平日久的富庶、繁荣,亲历过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也遭遇了漫长的颠沛流离。在她身上,国家的兴衰成败,家庭的祸福相依,个人的悲欢聚散,糅合成了镌骨铭心的时代印记,也塑造了一个无可比拟的传奇女子。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这本书,以李清照的诗词为线索,追溯她的生命历程,让我们得以窥见她一生的喜怒哀乐,感受她柔软而坚韧的内心。
接下来,就让我们追随李清照的脚步,见证她波澜壮阔的生命旅程。
率性纯真的少女时光
北宋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山东章丘。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文臣,善于经学,当时在地方担任学官。根据《宋史》的记载,李格非为人正派,博学多才,著作颇多。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李清照少时的案头读物。李清照的母亲也出生于书香世家,知书能文。
生长于这样的家庭,李清照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读书识字,并展现出非凡的天分。
李清照出生后不久,李格非被调到北宋都城汴京,就职于太学,短短几年中,职位一路高升。不仅如此,李格非还凭借才学,受到了时任翰林学士的大文豪苏轼的赏识。他被苏轼收为弟子,并因此与欧阳修、秦观、黄庭坚等文坛、政坛大家相交甚密。
几年后,李清照随母亲、弟弟一同搬到汴京,与父亲团聚。当时,北宋尚处在强盛阶段,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放自由的风气,让李清照大开眼界。
并且,得益于父亲的名声和地位,李清照有机会与文坛名家相识,并受到他们的指点。比如,苏轼的弟子晁补之,就对李清照的聪慧颖悟赞口不绝,教导她多年。
十六岁时,李清照开始在汴京文学界初露头角。当时,她写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这首词问世后,迅速轰动了整个京师。明代的史书《尧山堂外纪》中记载:“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此后,李清照由于年少才高,声名鹊起,几乎到了“文章落纸,人争传之”地步。
李清照十七岁时,结识了苏轼的另一位弟子张耒。张耒和晁补之、黄庭坚、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尤其受到苏轼的欣赏和重视。张耒就记载平定安史之乱事迹的《大唐中兴颂碑》写了一首诗,李清照为酬和,也写了两首诗。
在诗中,李清照对唐朝的兴败盛衰进行评议,借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她对历史的反思,对政治局势、王朝兴替的见解,对国家社稷的关注,让当时的文人无不惊讶。许多人甚至认为,李清照的这两首诗,水平超出了当时已经才名显赫的张耒。
当然,李清照才华出众,却并不是个沉浸于书堆中、缺乏生活情趣的迂腐之人。相反,在整个少女时代,她吟诗作词,游山玩水,放歌纵酒,度过了一段率性纯真、自由自在的时光。
比如,在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李清照写自己泛舟游湖,沉醉晚归,误入藕花深处的轶事,一派逍遥,有名士风度。
她的成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于宿醉后的清晨,她因挂念被风雨摧残的海棠花,有感而发。在封建社会,一名女子能活得如此肆意洒脱,是十分少见的。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在宋朝以及之后,女子所受的规训极多,通常情况下,女子应当谨言慎行,不能随意抛头露面,也不应该让自己的文字流传到闺阁之外。
汉学家艾朗诺在《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一书中进行了考证,宋代文风开放,许多贵族家庭的女孩可以接受教育,吟诗作赋。但这仅仅被当作和女红、弹琴一类的才艺,只允许在家庭内部进行。女子的诗作,是不被允许流传到闺阁之外的。
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公开一位女性的作品,僭越了“女主内,男主外”的伦理界限。并且,女子的诗作被世人阅读,就像她本人遭到了外人的窥视。
比如,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就认为,女子应当求学问道,却不应该写作。
不过,李清照很幸运。李格非是个开明的父亲,他看重女儿的才华,尊重她的个性,给了她足够的成长空间。自由自在、精神富足的成长经历,塑造了李清照的性格和审美情趣,也促进了她的创作,让她在未来有机会成长为“千古第一才女”。
命运多舛的人生之路
李清照十八岁时,已经在汴京的文人圈里很有名气了,上门求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最终,她与赵明诚定亲,两人在汴京成婚。据说,他们之所以能喜结连理,还有这样一则轶事。
某天,赵明诚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在看一本书。醒来后,他不记得书上的其他内容,只记住了三句话,写的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就去向父亲求教。
他父亲迅速明白,这其实是一组字谜。言与司合,就是言字旁加一个“司”字,即“词”;安上已脱,就是去掉“安”字上面的宝盖头,即“女”字;芝芙草拔,就是芝芙去掉草字头,即“之夫”两字,连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
父亲告诉赵明诚,他将娶一个善于作词的女子为妻。在整个汴京城,当时以词闻名的,就是李清照了。所以,这时的赵明诚,或许已经对李清照心生向往了,只是不好明说,就采用了这样隐晦的方式,向父亲表明心意。
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任吏部侍郎,两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赵明诚时年21岁,正在太学读书,已经开始鉴赏、收藏金石字画,小有名气。两人在家世、兴趣、才情等方面都能互相匹配,结为夫妻也是美事一桩。
李清照和赵明诚成亲后,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每逢初一、十五能放假回家,与妻子见面。他回家前,往往先去古玩字画市场,买一些碑文,再买些点心。
夫妻俩吃着点心,赏玩古老的碑文,感到乐趣无穷。李清照晚年回忆起这段时光,自称“葛天氏之民”,也就是说,像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人那样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后来,赵明诚入朝做官,夫妻二人志趣不改,立志要搜集、研究天下的古文奇字。他们通过亲朋好友,从朝廷馆阁中借来不少珍本书籍,进行抄写和研究。在民间遇到名人书画、珍奇宝物,也会尽力购买,乃至于要节衣缩食。
虽然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出自官员家庭,生活相对优渥,但两个家族都不是官僚世家,没有世代丰厚的财富积累。赵明诚初入官场,俸禄也不算高,因此两人的购买力有限。
有一次,他们为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着迷,将画留在家中赏玩了两夜,却最终因为无力支付其高昂的价格,只能忍痛放弃。为此,夫妻俩相对叹息了好些天。
新婚后的这段日子,他们仿佛生活在桃花源中,清闲自在,有滋有味。
但是,这样安稳和乐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两人成婚后刚过了一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党争中被打压,与司马光、苏轼、张耒等人一起被治罪。在李格非身陷囹圄时,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则作为党争中胜利的一方,一路升官。
李清照为了救父亲,曾经向赵挺之寻求帮助。赵挺之却迫于严峻的形势,没有伸出缓手,李清照因此留下了“何况人间父子情”、“炙手可热心可寒”的悲愤之语。
被罢官后的李格非,携家眷回到原籍山东章丘,李清照继续住在汴京。两年后,党争加剧,李清照作为罪人子孙,不幸被株连,无法继续在汴京居住。她只好孤身返回娘家章丘,投奔被遣归的家人。
这次的危机,不仅拆散了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恩爱夫妻,也让李清照意识到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幽微。在返归家乡的那段时间里,她写了不少表达悲苦心绪的词。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赵挺之的官职一升再升,最后当上了右相,能够与权相蔡京相抗衡,他的几个儿子,包括赵明诚在内,也都享有高官厚禄。不过,赵家的尊荣,持续的时间不长,在朝堂的政治斗争和风云变幻中,赵挺之或被重用,或被贬谪,最终他在又一次被罢官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由于赵挺之生前被皇帝用来牵制蔡京,蔡京对赵家怀恨在心,赵明诚兄弟几人被罗织罪名,逮捕入狱。幸运的是,蔡京缺乏事实证据,不能对赵家人赶尽杀绝。三个月后,赵明诚和两位兄长被罢黜官职、无罪释放。
为避祸端,赵明诚决定返回老家青州生活。李清照也到了青州,与赵明诚团聚。远离是非之后,两人过了一段惬意生活。
青州旧宅经过几代人的修建,规模颇大。李清照和赵明诚入住后,将其中的部分房间用作书房,并根据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将书房命名为“归来堂”。
在青州生活的那些年,李清照和赵明诚醉心于金石学研究,归来堂中,收藏了数量庞大的古籍、字画、拓片和青铜器。赵明诚集中精力撰写《金石录》,李清照则从旁协助。
此外,李清照还写作了《词论》一文,对唐宋以来的词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对词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少了俗世纷扰,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生活乐趣也更多了。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讲述了他们的日常消遣方式——煮好茶水,检视一叠书,指出一件事在书中的第几卷、第几章、第几页,猜对的人可以喝一口自己的茶。
李清照博闻强识,经常胜出,得胜后往往是“举杯大笑”,以至于茶水倾覆怀中,反而喝不到,这就是她后来念念不忘的“赌书消得泼茶香”。
李清照喜爱青州,宁愿在这里终老。可惜,在过了十年的惬意日子后,赵明诚又回到了官场。
赵明诚先后在山东淄州、莱州等地任职,李清照独自留在青州。在这一时期的词作中,李清照曾表达过对赵明诚移情别恋的担忧。后来,李清照赶赴莱州,与赵明诚相聚,也曾遭到冷遇。可见,李清照和赵明诚,看似佳偶天成,琴瑟和鸣,也难免存在情感上的裂痕。
李清照生性聪慧,才华出众,面对磨难时,也懂得自我调节,随遇而安。然而,受时代的限制,她的生活空间必然被压缩,在情感、心理上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压力。她在词作中抒发的种种无奈与悲哀,也让我们得以听见一点来自宋代的女性的心声。
动荡时代中的不屈灵魂
不过,李清照个人的悲伤,很快就被历史的灾难压倒了。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宣告灭亡。在此时节,赵明诚的母亲过世,他南下建康奔丧,李清照独自回到青州,承担起处理归来堂藏品的重任。
李清照经过艰难取舍,选取了十五车文物,在几个仆人的陪同下往南方逃难,并计划来年有机会再到青州,带走剩下的文物和书籍。然而,李清照离开后不久,青州发生兵变,他们的居所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归来堂中的藏品也百无一存。
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息,李清照的南下之行异常艰难。她曾在途中遭遇城池失守,也曾被污蔑向金人进献宝物投诚。她整天担惊受怕,携带的文物也散落不少。幸运的是,她最终顺利抵达了建康,与赵明诚会合。这时,康王赵构已经逃到浙江临安,建立了南宋。
当时,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李清照眼见朝廷苟安,不图恢复,心中忧虑。但是,赵明诚也与主和派一样,偏安于一地,安享短暂的荣华富贵,甚至在建康发生官员叛乱时弃城逃跑,这让李清照非常失望。
在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诗词,展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注,比如她在脍炙人口的豪放诗歌《夏日绝句》中,就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语,表达对个人命运和历史责任的思考,对英雄理想和气节的追求。
赵明诚因为弃城逃跑一事被罢免了官职,此后又辗转于各地任职。几番迁徙后,李清照定居于安徽贵池,赵明诚则前往浙江湖州出任太守,由于天气炎热,加上途中奔波劳累,他身染重病,卧床不起。
李清照接到书信,立刻动身去探病。等终于见到赵明诚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很快就过世了。
赵明诚过世后,李清照也大病一场,几乎活不下去。并且在那之后,金人攻势加快,国家形势更加危急,李清照被迫继续流亡,漂迫无依,四年之后,她才在南宋的都城临安落脚。这时候,她从青州带出来的文物,已经散失了大半。
定居临安时,李清照已年近五十。战火侵袭所带来的生命威胁,无法保护珍爱之物的极度悲痛,流离失所过程中体验过的孤独和恐惧,都让李清照深受折磨。这时,杭州一个名叫张汝舟的官吏,出现在了李清照的生活中,并让病中的李清照卸下心防,同意嫁给他。
然而,成亲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舟接近她的真实目的,是觊觎她收藏的珍贵文物。当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实际上并无多少财物时,大失所望,对她谩骂不已,甚至拳脚相加,根本不顾她的死活。李清照难以容忍,决定要摆脱张汝舟。
根据宋朝的法律,妻子要和丈夫离婚,会受到诸多限制。李清照无法以正常的流程申请离婚,只好剑走偏锋,通过状告张汝舟的科举舞弊行为,让他被判流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李清照顺利与他解除了婚姻关系。
但是,李清照也被关进了大牢。这是因为,宋朝法律规定,任何亲属如果起诉家中尊长,包括丈夫在内,无论对方是否有罪,原告都要坐两年牢。
不过,这时候,已故赵明诚的表弟、时任翰林学士的綦崇礼站出来帮李清照求情,说服朝廷对她法外开恩。因此,李清照在被关押九天后,终于被释放,重获自由。
经过这一场风波,李清照变得更加坚韧了。她晚年长期独自生活,并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国家大事,创作热情也更加高涨。
公元1133年5月,南宋官员韩肖胄和胡松年出使金朝,为南宋朝廷争取权益。由于金朝强大,南宋弱小,金朝不愿和谈,南宋此前派去的使臣都被杀掉,无人生还。韩肖胄和胡松年要面临的是巨大的挑战,甚至大概率要付出生命。
李清照感怀于他们的英勇,创作了诗歌为他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同时,李清照还花了大量精力,整理赵明诚生前的遗作《金石录》,并撰写《金石录后序》,讲述了夫妻二人共同研究金石文物的经历,以及她对已故丈夫的深切怀念。
《金石录》成书之后,李清照将其进献给朝廷。此书受到大儒朱熹的极力称赞,李清照的才名再次彰显,她此前因为寡妇再嫁、识人不清所受到的非议也渐渐淡化。
此后,李清照在临安的文化圈里一直很活跃,她曾创作节序颂诗,并将其献给朝廷;她还拜访了大书法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请米友仁为自己手中持有的两幅米芾的作品鉴别真伪。
早期的学者们认为,李清照晚年,应当过得漂泊无依,贫穷艰辛,整日悲伤忧愁,以泪洗面。但实际上,从现存的资料看,她晚年的生活很丰富,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一时期,她既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哀伤感慨,也有“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种抒发豪迈情怀的作品。
作为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个性鲜明,才华横溢,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著名的“易安体”。明代文学家杨慎这样评价她:“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也就是说,在杨慎看来,李清照的词,与秦观、黄庭坚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的。
在文学领域,李清照的地位毋庸置疑,但讽刺的是,在南宋之后的数百年里,历朝历代争议最多的,是李清照是否再嫁过这个问题。
明清之际,理学思想大行其道,许多学者为了让李清照看起来没有“瑕疵”,维护她清白的名声,坚决否认她改嫁之事,甚至提出,“再嫁又离婚”是宋人对李清照的污蔑。
这样的观点,一直持续到近代,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学者对此重新进行考证,勉强恢复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
其实,从李清照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不是只知悲春伤秋的文弱才女,也不应当是为符合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而被片面化、美化的“贞洁烈女”。
她的政治见解、爱国情怀、忧国忧民之心,她在战乱年代里孤身一人守护财产、文物的坚韧,她宁愿承受牢狱之灾也要离婚的勇敢气魄,她冲出重围、得以万古流芳的独特才华,都让她显得独特、伟岸、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