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发展经济不是污染环境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呢?我们是怎样坐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上的?上世纪八

为什么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呢?我们是怎样坐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上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发现大量的能源、钢铁、矿产、化工等基础性产业会给国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于是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这些劳动密集型的能源化工制造产业当然给急于脱贫致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于是我们一哄而上,借着这场东风获得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社会环境方面,由于中国是个人情大国,关系大国,我们的贫富两极分日益严重,有些人靠非法手段致富以后移民发达国家。他们在中国靠巧取豪夺赚到了钱,把中国的环境污染了,留下大量房贷和恶劣的环境给人民,自己拿钱跑了。同时由于社会财富出现阶层分化,很多人唯利是图,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了诚信危机。人心被污染了,当然,现在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力反腐,坚定不移地推进廉政建设,走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更严重, 其实我们的很多地方能源化工钢铁产业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在华北地区最为突出。河北省的钢铁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地位。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焦炭、电力和煤炭、铁矿石,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整个华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了。

有网友在江西南昌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江西南昌方大特钢厂区附近,一居民头天晚上停好车,当时洗得干干净净。第二天早上车身上落满了一层灰尘,用手一抹,一手的灰,脏得不成样子。整个路面上全是一层灰,煤粉跟矿粉在漫天飞舞,当地的环境执法部门正在紧急处理居民投诉。

我住在华北平原边缘的济南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冬天都比较寒冷,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夏天雨水很多,街道上经常暴发山洪,雨水很大,街道上的水像河流一样浩浩荡荡。

华北平原是干旱缺水的,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有些山区开垦到了悬崖峭壁下面。而这些平原地区的工厂大都是化工钢铁等污染较大的企业,对土地的过度开垦,森林面积匮乏,工农业生产的污染,让华北的气候越来越差。

在2001年,我从云南回去以后发现环境变了,尤其是到了春节时间,太阳很大,以前穿棉袄,现在穿件薄毛衣就行了。没有小时候的冰天雪地了。还经常发生雾霾,气管不好的人特别难受,很多人经常诱发支气管炎。到了夏天更恐怖,经常发生40度以上的高温,酷热难耐,没有空调简直就是难以活命。

更加令人恐怖的是,去年秋天常年干旱的华北平原竟然爆发了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山洪,滔滔洪水给一些地方造成了严重灾难。

天变了,地也变了,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也变了,我国最高领导人曾经提出:绿树青山是金山银山,确实是很有远见的,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要努力的方向。

如果因为发展经济把环境污染了,给后人留下一个不宜居的环境,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人都没地方生存了,人都活不下去了,挣再多钱,盖再多楼,造再多车有什么用啊?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不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吗?不是为了活在幸福和有规则的自由之中吗?

这个世界总是矛盾的,环境好的崇山峻岭实在不适合人们长期生存,而平原地区虽适合生存,却由于人们过度开发造成严重污染。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破解的难题,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少,气候比较干旱,人口较多,工农业集中,土地高度开垦,工业和农业都会不同程度地给脆弱的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速降下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关停并转那些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促进环境的整体好转。

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人口适当下降一点并不是坏事,我们的土地资源已经达到了人口承载的极限。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呢?那是因为东部是我国地势最低平的地方,平原成片集中,适合人们生存。而美国东西方都有海岸,平原是我们的三倍还多,而人口只有我们的四分之一,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个先天缺陷。不要老羡慕人家的富裕,该不该多生孩子大家心里应该清楚了吧。

假如我们国家有四亿高素质的人口,我们的生活要比现在好得多,环境也比现在好得多。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我们过分讲究人的力量,忽视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典型的案例是黄土高原,本来在唐朝以前,黄土高原地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风调雨顺,是难得的天选之地。所以大唐帝国才把首都定在西安。据说那时候长安有大象,很像现在的江南,江河纵横,气候湿润。

后来,由于修建皇宫需要大量的木材,很多农村居民也用木材建造房屋,甚至一些舟船也需要大量木材,大家在黄土高原上大肆砍伐森林,渐渐地把森林砍光了,一下雨泥水就冲进了黄河,黄河在唐朝以前不叫黄河,叫浊河,自从黄土高原被破坏以后才变成黄河的。

历史沉痛的教训确实值得我们牢记吸取,人与自然的和谐确实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前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宁肯穷一点,也要绿水青山,不要污染环境。

济南长清和泰安肥城交界,在历史上,长清曾经属于泰安管理。长清没什么矿产,工业企业也不多,中部南部山区面积广大。虽然叫长清区,但经济发展在全市各区中排名倒数第二,唯一自豪的一点就是环境保护得好,青山绿水,很多山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不愧叫长清,这一点倒是名副其实。

而肥城就不一样了,大部分为平原,还有煤矿铁矿,建了一些钢厂电厂,工业搞好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提上去了。但是环境却受到了很大影响,去肥城矿区、电厂、钢厂那边走一圈,路上到处灰尘滚滚,天空经常灰蒙蒙的。开一天车下来,车子变得灰不溜秋,人在矿区走一天下来,白衬衣变成了灰衬衣。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好,如果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变得不适合生存了,那我们发展起来的经济还有多大的意义呢?人心污染和环境都被污染了,我们这个社会还能看到希望吗?

去年11月份,我到太行山旅游。在河北涉县,到处都是钢厂,到处都是烟尘滚滚,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本来想拍摄美丽的五指山风光,可一直找不到机会。我到了刘伯承师长129师驻地涉县城边上的赤岸村,看到有些浑浊的清漳河,心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战火连天,到处硝烟弥漫,但是自然生态环境一定会比现在要好,据说那时候的漳河水很大,也一定比现在的清。粮食也是没有农药化肥的有机农作物,现在不行了,变天了。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邯郸市里面几个大钢厂也搬到了涉县,山沟里的老区群众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现在倒好了,山沟里村民的日子好过了,小楼也盖上了,但是环境却污染了,这代价确实有点大啊!

如何在不污染或者少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如何确保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向大自然索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一个自有人类以来都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们建了许多高楼大厦,我们到处车水马龙,但是我们的环境搞得一团糟,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欺骗和诡诈,到处都是大坑,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爱情友情,缺乏基本的信任,我们还快乐吗?

就算我们能成功移民,我们把地球破坏完了,再去破坏火星,把火星破坏完了呢?所以,最值得珍惜的是眼前你所拥有的这一切,绿水青山不单是金山银山,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保障。

没有金山银山可以活命,没有良好的土地、生态、自然资源,你试试拿什么生存?

我们环境被污染了,地球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了,那我们发展社会经济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有人说,马斯克不是在搞火星移民吗,到时候火星移民啊,可是你们知道吗?在火星上生存一分钟需要100万美元的代价,这是地球能负担得起的吗?

如果因为搞钱把环境破坏了,我们不是在发展,而是在对子孙后代犯罪啊!当我们把一个人心被污染、环境被污染,把一个肮脏的社会环境留给后世子孙的时候,千百年后,会被后人指着坟头怒骂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