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来自西周的武王姬发,打败了商王朝的帝辛,最终奠定了西周王朝在华夏各族中的主宰地位,在如何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西周最终选择了让后人争论不止的分封制。
这项制度最终导致了周王室的衰败,甚至说在后来的王朝中,也曾反复出现,甚至引发诸如吴楚七国之乱以及明朝靖难之役等事件。
站在后人视角,似乎总觉得周王室当初的这个选择,有些不太聪明,甚至有些糊涂,但是话说回来,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不站在当时的角度去分析,就没法理解分封制在当时的重大意义。
公元前1046年4月22日,周武王带着帝辛和他两个妻子的头颅回到了镐京,一番杀俘祭祀之后,武王伐纣的事件大体告一段落。
奇怪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周武王却整晚失眠,常常睡不着觉。
《史记·周本纪》: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
那么,他到底在焦虑什么呢?
在周武王失眠的时候,他的弟弟周公旦过来问候,两人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原文出自《尚书·武成》,行文晦涩,就不给大家粘贴了。
周公旦就正色问了:老哥哥,听说你经常失眠,这是咋回事啊?
周武王面色凝重的说道:当初殷商失德六十多年,我们今天才取而代之,但是咱们从恶人手里取得的天下,这上天到底有没有打算把天下交给咱们大周呢?
我心里没谱。
《史记·周本纪》: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见周公不说话,周武王自顾自的又说下去:我研究那洛水和伊水一带啊,地势平坦,也没个固守的地方,万一东方有乱,我大周深处关中,为之奈何?
《史记·周本纪》: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武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当时的天下,虽然商王朝已灭,但殷商故地的大量遗民却是个大问题,不仅如此,在黄河中下游的东夷一带,依旧属于周军兵峰未及的商朝旧部。
而即便是当初追随武王灭商的八百诸侯,说好听点,那也只是你的政治盟友,而不是你的下属邦国。
一句话,武王伐纣的结果,概括下来,就是干掉了一个老大,威慑了一群小弟,至于这种威慑效果能够持续多久,周武王心里没谱,周公旦心里也没谱。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武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的。
毕竟,两年以后,随着周武王的去世,西周马上就迎来了三监之乱,而再往后,东夷、淮夷、荆蛮的叛乱跟地鼠一样,纷纷冒头。
其中荆蛮,甚至导致了周武王的曾孙周昭王在南征途中落水而死,而那个淮夷徐国,居然在周穆王西游巡视的时候,一度打到成周洛邑城下。
如果不是分封的诸侯国们及时出兵勤王,两百年后的镐京治乱,搞不好就提前上演了!
所以,上述对话的直接后果,就是两人敲定了在伊洛一带兴建一座新王城的决定,这就是后来的成周洛邑,也是洛阳建都的开始。
而更早一步,在武王班师回朝之前,鉴于殷商遗民数量繁多,处置不当必然引起新的危机,于是封了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统辖殷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周武王还安排了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围绕殷地,建立了邶、鄘、卫三个诸侯国,用以监视武庚。
所以叫三监。
而大规模的分封则在武王回到镐京以后开始展开,首先被分封的是武王的手足兄弟,周王室的宗亲,比如周公旦、召公奭,其次是辅佐周武王灭商的那些功勋大臣,比如吕尚。
再其次就是对于周边表示臣服的方国,当然这里说好听点是分封,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人家点头过来认个大哥,你点头摁一下, 人事安排什么的周王室也不宜插手。
但是跟大家想象中的一次性分封不一样,周王室的分封,是伴随整个西周始末的,而尤其集中的两次,一次是周武王的分封,一次是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以后的分封。
这里边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就是齐国和鲁国。
正是三监之乱平定了扫清了黄河中下游的商朝旧部势力,将东夷方国挨个降服,齐国和鲁国的地位才真正得以立足。
那么,按照后人的争论,必须要实行分封制吗?实行中央集权制行不行?
我们先说说为何不能用中央集权制。
其一,民族和部落问题。
商周之际,像今天的民族观念还没有形成,当时的华夏各部落依然是以部落形态存在的。
所谓周人,其实就是周部落,商人,就是商部落,各个部落以氏族为核心,形成一个个部落贵族制度。
说白了,两个部落之间,最多只是征服和被征服或者是联盟状态,比如更早一些的传说中的炎黄部落联盟。
夏商两代王朝,本质上也是以夏部落和商部落为核心的一个大的部落联盟。
这种情况下,你搞中央集权制度,派遣官吏来我方部落管理,统一征收各部落赋税,抽调各部落成员组建军队,等等,都是天方夜谭。
臣服,给你纳贡,是我方部落可以做到的最大的诚意了。
即便周部落有能力去挨个征服其他部落,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有效的管辖。
何况根本就力有不逮。
要知道,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商王朝,其半辈子都在忙于征服东夷各部落,而商朝之所以在武王伐纣中猝不及防,也恰恰是因为商军主力正在外地讨伐反叛的东夷部落,以至于不得不动用奴隶组成军队。
才有了牧野大战奴隶军的反戈一击,才有了商王帝辛的自焚于露台。第二,地理环境问题。
通俗的说,人口稀少,土地开发不足,交通工具落后,甚至相互间存在地理隔绝现象。
四通八达的通往全国的道路, 是在秦朝大一统以后才开始修建的,对于距此八百多年以前的西周,可能连一条国道都没有,怎么保证对遥远地方的控制?
人口如此稀少,经济水平如此低下,怎样募集足够的军队驻守全国各地?怎么输送粮草?
这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所以反过来说,不适合搞中央集权制的原因,其实就是适合搞分封制的条件了。
分封制,原本就是夏商以来的习惯,只不过在夏商时期,分封的多是对方部落的首领,你表示臣服,纳贡,我就封你们的贵族首领为老大,这个习俗延续到西周,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创新。
但创新不大,不代表没有。
在周礼出现并且解决了周天子受命于天的合法性问题之前,周武王虽然凭借武力推翻了商朝,但对自己代位的合法性还是心里没底的,毕竟人家商王一直宣称自己是上帝之子(臣)下凡,你把人家上帝的儿子都干翻了,焉能保证上帝不发怒,降怒于周?
尽管周武王声称“天不享殷,乃今有成”,但天到底是咋“想”的,你心里难道不清楚吗?
所以周王室必须要趁着这一波灭商之余威,各部落瑟瑟发抖之时,重新设立一套对手不那么排斥,而又能壮大自己势力的制度。
这就是分封制。
改变前朝的分封臣服部落的习俗,而分封跟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姬姓宗族、以及有隶属关系的功勋贵族,去那些刚刚征服的地方,以及尚未征服的间隙中,去立国设立据点。
有意思的是,从细节上看,虽然都是自己人,周王室的分封,也是存了意味深长的差别的。
比如:
第一等,姬姓诸侯:大多在王畿附近或山西、河南一带。爵位较高,封地也较富饶。主要作用是帮助周王室镇守地方。典型代表如虢国、晋国、鲁国、蔡国、邢国、卫国等。
这里的卫国需要特殊说下,卫国管辖的是殷商遗民,而殷商王族后裔却封在了隔壁的商丘为宋国。这是三监之乱以后,周王室探索出的将前朝贵族和遗民分而治之的新的征服方式。
第二等,诸侯功臣:大多分布在陇西、江汉、东夷、北狄等地方。爵位从公到子不等,主要作用是帮助周王室镇抚夷狄,他们的封地甚至与其呈犬牙交错之势,典型如齐国、曾国(随国)、燕国。
这里的燕国比较特殊,始祖召公奭属于姬姓旁支,血缘关系远一些,主要是因功分封。
第三等,前朝贵族遗老。主要代表杞、宋、陈、薛等国。主要目的是给前朝续祀,实际上更像是为了招揽人心。
第四等,臣服的周边部落:大多在周边部落地区。他们本就有自己的控制范围和人口,不过是周王室重新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而已。比如楚国、徐国。
不过他们的臣服是看周王朝的势力决定的,比如上边的楚国和徐国,在西周时期都跟周天子打过架。
而这个第四等,其实就是夏商时期的分封方式,所以这两个部落容易叛乱,这也说明了西周的第一二等分封方式的正确性。
西周的这种分封体系,在于利用第一等诸侯国来保护王畿之地,第二等诸侯来镇守四方,第三等诸侯来控制前朝遗民,稳定控制,第四等诸侯则是用来拉拢、分化的对象。
甚至可以说,第一二等诸侯就是用来监视和防范第三第四等诸侯的。
还有,诸位须知,并非像我们后来看到的那样,这些诸侯国一开始只有爵位的差别,而宗法制赋予他们的开疆拓土的范围限制, 其实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比如楚国,子爵国,最后打出千里国土。
而曾经负有替天子讨伐不臣的诸侯之长的邢国和虢国,最后却因种种原因沦为各国蚕食的鱼肉。
所谓的真正的大国,都是后来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筚路蓝缕打出来的。
分封制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三监之乱以后,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是维护诸侯国和周王室以及整个西周秩序的基础。
礼乐的内容非常复杂,老张我简单挑几点跟大家讲。
商王朝崇尚鬼神,强调王权是上天授予的,但是现在这个上天授予的统治,却被小邦周给推翻了。
这也是为啥周武王很凌乱很焦虑的一个原因,因为作为半辈子生活在商朝体系下的人来讲,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这权力到底合不合法?
而周公的礼乐制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此时周武王已经去世,听不到了。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是周礼的理论基础,就是说,上天没有亲疏远近的观念,只要你敬德,上天才会辅佐保佑你。
因为“敬德”,以德治国,方可以保境安民,谓之“保民”,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所以以德治国的君主,也会得到上天的保佑,这四个字完美的解决了周天子的合法性地位,也解决了后来历代君主政治合法性的问题。
上天不会赋予任何人永远的权力,谁有贤德,谁才可以受到上天的保佑,反过来说,一个君主,必须要以德治国,保护他的臣民,才是大家合法的君主。
如果失了德,那么也就失去了上天的保佑,这是一句劝勉,也是一句警告。
所以后来的历史文献中,经常会出现某某人要起义搞事,都回来上一句诸如“今天子失德”的演讲,以论述起义的合法性。
在这个基础之上,礼乐中的宗法制规定了诸侯和天子之间的秩序,天子的礼制和诸侯的礼制区别,以及天子和诸侯各自的继承传位方式等等。
为什么西周天子和诸侯一聚会,就得大奏礼乐呢,因为音乐中的音符,只有通过有序的排列,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反之如果秩序乱了,这个音乐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奏乐,其实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告诉你们要遵守秩序,搞清楚自己的地位。
我们如果把分封制比作周天子在全国开分公司的话,那么礼乐制度就是规定这些分公司们跟总公司的合同文件。
只有按照有序的秩序去运行,分封制才不至于乱套。
最后,老张还要跟大家说的是,尽管西周的分封制度实行了不到三百年就已经“礼崩乐坏”,似乎分封制的使命也就仅跟上时代三百年,但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恰恰是分封制,将辽阔的华夏大地紧紧的捆绑、约束起来,大家才开始逐渐摆脱了部落的狭隘束缚,有了部落融合,有了国家的概念,有了人口的加速繁衍,有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孕育和发展。
恰恰是因为分封制,三百年以后,人口稀疏的华夏大地才有了足够的生产力资本去进行争霸战争,以及后来的战国兼并和统一。
假如西周继续延续夏商以来的那种因地制宜的分封对方部落首领的松散方式,恐怕华夏各个部落间还要再晚个几百年,才能有融合为一体的可能。
再扯远一点,如果此时北方大漠再冲进来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恐怕这个大地的很多东西,都要因此而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