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行,与佛无关–五台山杂想

当康住钦山 2022-01-25 23:00:17

东汉永平十一年,佛教入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建立,自此五台山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

唐代,佛教备受推崇,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亦成为佛教徒所尊崇的文殊菩萨的道场;

如今,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更迭,五台山依旧承载着世间众人的期盼,将所有欲望存储。

北京自驾出发,历时6个多小时到达五台山脚下,前来膜拜的人们已经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疫情让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让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冲击,每一位到达这里的人,看似沉静如水,其实早已悄没声儿的转变了心情。

佛教讲因缘;缘起,念生。因缘交错汇聚,心念丛生。

五爷庙里常年拥挤的香客,虔诚的祈求着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钱财事业;

塔院寺里121个转经筒永不停歇,触手之际,即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菩萨顶山门前斑驳沧桑的108级石台阶,拾级而上,可以消除三世烦恼;

黛螺顶山脚下的大智路,朝拜五方文殊,攀登1080级台阶,可得智慧。

五台山带给世人最多的,大概就是永远的希冀和心安了。

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你有多少愿望实现了?

孩提时一件心仪的玩具,也许是在对父母不放弃的纠缠中获得;

懵懂少年期间摒除一切杂念认真读书,为未来积蓄力量;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往日陪伴你秉烛夜读的那一束灯光,依然会继续照亮你前行的路;

褪去学生的青涩,换上社会人的沉稳,你用了几年的时间?你的人生目标从一个变成了多少个?

佛说:众人皆有如来佛生相,求佛求人不如求己。

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那些实现了的愿望,定是被你的汗水和泪水浸满。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人生有了动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了焦虑?

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第一次产生的怀疑是什么?

从形形色色的人群中穿梭,当初定下来的目标是否还记得?

在纷繁芜杂的工作中挣扎,是什么给予了你前行的勇气?

我相信:

每一个点灯熬油努力工作的夜晚,定会积蓄迈向未来的力量;

在每一次委屈之后,擦干眼泪后的倔强,定是推动你前行的冲力;

人生中品味得失,与幸运之人一较高下,不服输的气魄,让你不会放弃。

佛说:度一切众生,而未度一人,是众生自度。

也许离目标还远,即使步履维艰,至少你还在持续前行。

我经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的状态常伴左右;

不舍弃过去,不珍惜现在,一直在畏惧着将来;

回头看是后悔惋惜,低头看是不甘不愿,抬头也望不到远方;

而过多的愿望却如影随形,想拥有的遥遥无期,不想要的如期而至,结果就是用慌乱来消除不安,周而复始。

佛说:放下执念,成全自己。

我说:我自有我的执念,放下就无法成全;

我会试着不再慌乱,没有过往就无现在;

我努力不惧怕未来,接受所有的意外;

我笃信:自助者天助!

几日的行程,五台山的雨贯穿始终;

佛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带着期望而来,却促成了自己的倔强;

我信:命由天定,运由己生!

40 阅读:6433
评论列表
  • 2022-01-26 13:16

    我们目前的状况是,有全宇宙最好的老师,佛祖,最科学的指导经典,就是不愿去学去实践。

    公子世无双 回复:
    困难重重,心不动摇
    八桂花开 回复:
    竖写的经书,不能渡人,横写的经书方能渡人!(广西梧州覃春铭)
  • 修行的根本是去除各种欲望,各种执念,你觉得自己在修行,神佛认可吗?天地承认吗?

    水长东 回复: 优昙婆罗花盛开 弥勒下世度人来
    呃,我回复的是网友打酱油的
    优昙婆罗花盛开 弥勒下世度人来 回复:
    佛不认可你,你修成了,去哪里?你确定自己能开辟一个佛界?
  • 2022-02-25 08:09

    UC里面多一点这种文章,像那些错别字连篇的作者能不能换一换[呲牙笑]

  • 2022-02-17 14:56

    修行,明心最难,它也是修行的根本。 心与行是不二的。真的明心必然见性,必然证果,所以称为明心见性成道是不二的,如果还有次第则不为明心。

  • 2022-02-20 13:14

    佛在心中,不在远方

  • 2022-02-24 13:24

    佛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用户18xxx09 回复:
    唐僧啊!才是懂大道的!知道什么叫信仰,所以得福报。知道有所执,又有所不执,才不会走错路,才能坚持下去。信仰不同,直指本心。当然要学水,居善地!学黑洞,居善地!
    用户18xxx09 回复:
    看空执着于空!也是邪路。
  • 2022-02-05 18:07

    你带来了什么?你能带走什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在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 2022-01-26 17:54

    南无阿弥陀佛!

  • 2022-01-28 12:00

    你所引的所有“佛说”,都是你自己说,或半句佛说,半句自嗨。

  • 随缘自在 自在光明 光明无量 不迷信无量

    惜日女神 回复:
    [您请]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2022-02-14 17:14

    南无阿弥陀佛

  • 2022-02-26 14:36

    继续忽悠[呲牙笑]

  • 2022-03-06 10:25

    俺世界首创科学新发现:我们人类在家修仙→一共有19个步骤!俺还发现:人类在家修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一句活,四个字!这句话是:我们人类在家修仙的过程,就是不断净化自己灵魂和解放自己灵魂的过程!这四个字是:①:净魂。②,解锁!(广西梧州覃春铭)

    八桂花开 回复:
    是量子锁,而不是道德之锁!(广西梧州覃春铭)
  • 2022-03-15 11:39

    故而神佛大同,即是本心本性大同。至于化身什么样?方便菩提说各种法,也是随缘化了!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名度!众生皆自度自觉!

  • 2022-03-15 11:37

    无量音声形象皆是观世音菩萨,皆是佛!佛,自性、本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 2022-03-05 15:19

    既然佛不渡人而唯人自渡,为什么还要信仰佛教?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MTim 回复:
    佛与佛教是两个概念。你可以把佛放在心中,你之后言行举止就是修行,你行善就是修善缘,你行恶就是结恶果。但你不能把佛教装到自己的心中,佛教也不稀罕你的五脏庙府。答案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得瑟]
    万缘 回复:
    想想球队需要教练,博士需要导师!
  • yme 3
    2022-01-27 07:29

    真修与佛有关。因为是按照佛的办法得到解脱的。大部分是听点佛故事,以为佛能帮助自己更好的轮回。

  • 2022-01-27 00:28

    皈依自己

  • 2022-02-01 23:12

    觉者已经下世渡人,但是很多世人看见了却又没看见,错过诸多机缘,太可惜了!

    八桂花开 回复:
    竖写的经书不能渡人,横写的经书方能渡人!(广西梧州覃春铭)
  • 2022-02-13 19:47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2022-02-17 23:59

    修行学识看汉家古代先贤!

    志当归一 回复:
    学古代先贤。
  • 2022-02-24 13:23

    佛说:众人皆有如来佛生相,求佛求人不如求己。

  • 2022-02-24 13:23

    佛说:度一切众生,而未度一人,是众生自度。

  • 2022-03-04 01:24

    莫向外求

  • 2022-03-10 06:26

    🌹🌹🌹🌹🌹🌹🌹🌹🌹🌹🌹🌹🌹

  • 2022-03-09 19:15

    千年古刹[点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2022-03-15 11:38

    所见略同或不同,不过是意识分别执着尔!但意识也是自性所化,就是显日月星辰大海大地,显各种相,皆是缘起性空!

    用户12xxx79 回复:
    缘起性空。无欲观其妙义同。无欲所缘不以假设为是故平等性智、知;无欲故不增不添其自显现故大圆镱智知;无欲故妙观察智,有欲有想故心有病智知。法界本无愚无智假名法界智,亦名道法自然智。
    心是弥陀 回复: 用户12xxx79
    [点赞][鼓掌]
  • 2022-03-29 12:45

    看评论哪有一个真正参悟透佛的真谛,都是些二流子,借佛说做秀。

  • 2022-07-11 17:4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组织开展。明确除《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直播或者录播宗教仪式。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以宗教名义开展募捐。

  • 2022-08-03 17:2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组织开展。明确除《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直播或者录播宗教仪式。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以宗教名义开展募捐。

  • 2022-01-27 08:20

    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本着“寻求自我安慰和对现实生活的解脱”而使然。

  • 2022-01-26 21:55

    当今全世界,在修仙界,能超过俺的,应该不超过十个人!(广西梧州覃春铭)

    用户14xxx49 回复:
    柱花,那十个啊?
  • 2022-01-27 02:36

    心灵解脱轮回。否则就是当年文殊菩萨化身显圣多少也不可能要后人信服

  • 2022-01-27 04:37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2022-02-20 22:39

    人生于世其实就是在做选择题,小时候是父母帮我们选择,成人后我们就有了自己的选择,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女朋友,选择和谁结婚,所以日子如意不如意,都是自己决定的,哪来命运之说,

  • 2022-03-13 08:41

    🙏🙏🙏

  • 2022-03-17 20:47

    世人本无事,多一道言语就多一道法则,回归源头,亲情误解,家庭纠纷。

  • 2022-03-25 15:39

    佛菩萨不在庙宇中,而在心中。

  • 2022-06-10 19:03

    佛中人,人中佛

  • 2022-06-15 17:29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2022-01-27 05:32

    佛是老师,老子也是,曾参也是,但失踪了。只留下书籍,有真有假

  • 2022-01-28 10:22

    观想精神世界总要有点啥,我原来观想世界是凤凰,但总是一辉的样子,我现在是大老虎[呲牙笑]

  • 2022-01-28 09:28

    请问:天是什么?

  • 2022-03-07 22:15

    南无阿弥陀佛

  • 2022-03-17 20:54

    你想在人世间出人头地,都要拜祖认师,艰苦奋斗才能有希望。那出间的佛法,你能自学成就,那是典型的盲目高看自己了。佛法的闻思修,必须依善知识正行。否则,自己陷入进到了地狱都不知道。学佛,不要盲目自信自己的能力。

  • 2022-03-31 18:42

    佛言:“善男子!菩萨有四璎珞庄严:一者、戒璎珞庄严;二者、三昧璎珞庄严;三者、智慧璎珞庄严;四者、陀罗尼璎珞庄严。戒璎珞庄严有一种,谓于众生无有害心。菩萨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 ——《大方等大集经》

  • 2022-07-19 01:06

    唐僧第一次取的无字经才是真经。。有字经是给凡夫入门用的。天书无字,本来无一物。离文字经的执着才能入得普光明藏。

  • yme
    2022-02-19 09:23

    与佛有关,佛是老师。教你解脱。但是不会让你解脱。

  • 2022-02-19 17:24

    若是与佛无关,你怎么会懂什么是修行?

  • 2022-02-26 00:38

    快别瞎扯淡了,满屏幕的我执,字字透着慢心

  • 2022-06-15 19:02

    阿弥陀佛

  • 2022-07-21 20:30

    与心有关

  • 2022-03-10 18:27

    努力的去开悟吧,山站的高了,看的自然就远了,修与不修,只是一个话题,因果事大,多强点身,健点体,才会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