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报告称,中国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仅用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115年)和瑞典(85年),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报告》中预测的中国将在2022年进入老龄社会,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4%。
远洋椿萱茂在住老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研究员认为,中国老龄化的程度正日益加深。“未来第一个十五年末,中国将进入超老龄社会的门槛,第二个十五年,中国将在超老老龄社会背景下深度演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享有80岁甚至更长的长寿生命周期。”
党俊武表示,对此,国家要从十四五规划做出长远安排。个人也要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健康方面的准备。主要是努力做到终身健康,努力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失能发生率。二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确保能够与时俱进,适应越来越长的老年期生活。三是资源特别是人脉资源的准备,确保除亲戚之外有多个生活圈子。四是金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报告》作者之一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是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此外要改善人力资源供给,开发老年人力资本,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和社会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则强调,中国养老服务体系最终方向是建成年龄友好型社会。他表示,未来十年是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参考资料:
①第一财经2020-6-18《“65岁+”5年后将破2亿,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窗口期开启》
②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官网2020-6-15 积极应对老龄社会——《中国发展报告2020》发布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 李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