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 他看山便说:“峨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 他看山便说:“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他看水便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看月便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提笔一挥便让后世瞻仰,他于历史长河中独自璀璨,数千古风流人物,李白亦是榜上有名。 他一生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却有一首诗非常独特。 众所周知李白为人豪爽,朋友遍布天南海北,很少与人结怨,但这首诗竟然是因为与别人吵架后写的,正是这个无心之举,留下了一句骂人的绝唱。 一生放浪不羁却被鲁地儒生无情嘲讽 李白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也是流浪的一生。 公元701年他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大约5岁的时候跟父亲来到蜀地生活。他的父亲常年从商,所以李白从小就家境优渥,有条件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史书记载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自如,堪称少年天才。 事实上李白的文采早已无需证明,青年时他意气风发,敢于放出豪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后来他开始尝试将才华当作敲门砖去敲开仕途的大门,不料却屡屡碰壁。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偏见就像一块压在每个人心中的一块石头,李白来自商贾之家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让他无法正常参加科举,偏见使然也使得很多大人物没有破例举荐他。 面对世态的不公,人心的叵测和冰凉,李白决定暂时放弃当官,要率先享受人生。 于是他开始四处游历,观赏名山大川,广交天下豪杰。他一路走一路诗,名声大噪,后来他因为向往泰山,于公元736年慕名来到了山东地界。 李白来到山东没多久,就在瑕丘安定了下来,接着在友人的牵线搭桥下,他和一位刘姓寡妇相识结婚了。 可这位刘姓寡妇并不是李白的良配,当初她嫁给李白只是因为她觉得李白是个大富大贵的富家公子,结了婚后她却发现李白只有一点田产,并没什么家产。于是,她便时常抱怨和李白在一起的生活。 更何况在与刘姓寡妇结婚之前李白就曾阴差阳错之下给一位相邻的有夫之妇写过情书,名声本就不好,经由现任妻子的添油加醋,久而久之李白更加臭名远扬了。 为此一位山东老翁便嘲讽李白,李白自然也不甘示弱和其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辩论完之后李白还不解气,又提笔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郁闷的心情。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写完之后他觉得不过瘾继而又即兴创作了一首《嘲鲁儒》强势还击那个嘲讽他的鲁地老翁,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旅,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大致意思就说鲁地这边儒生天天谈论着四书五经,却写不出来一首诗,问他们治国之策,他们像掉进了茫茫烟雾之中不知所以。 头上戴着笔直的方巾,只会走笔直的道路,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他们时事都不懂,还不如去种地。 可见李白言辞之犀利,而这首骂人的绝唱,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还时常会被别人吟颂。 李白自诩一生自由放浪,他去过很多地方,足迹遍布陕西、贵州、湖北、四川等地,却偏偏在山东这个地方被人嘲讽羞辱了一番,这是为何。 其实,这和鲁地的传统民风有很大关系,李白不羁的性格和当地崇尚的儒家礼仪严重背道而驰,更何况鲁地儒生更加重“礼”根深蒂固,一度让他们获得了“鲁儒”的称号。 鲁儒成为迂腐的代名词的背后 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 鲁地重儒是有历史渊源的,众所周知孔子的故乡在山东曲阜,而孔子又创办了儒家。 可以说鲁地是儒学的发源地,在儒学盛行的古代,这儿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儒学强调的“仁义礼信”在这儿达到了极致的继承和发扬,导致很多人都发扬过头了。 很多本地的儒生甚至在之前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规矩,后来儒家的思想也被过分继承的各式各样,诞生出了很多迂腐的儒生,他们的想法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还自诩清高,固执己见,李白这次就是撞到了他们头上。 李白虽然看不上山东“鲁儒”,却对山东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我们都知道他一生漂泊,却在山东生活了将近二十余年,他的女儿在山东长大,儿子在山东出生,他也曾经便游鲁地的名山大川,探访名胜古迹。 足迹遍布今山东省济南、德州、泰安、平原、博平、兖州、曲阜、邹城、济宁、金乡、汶上、单县、巨野、兰陵等十几个县市,并且他还在这片土地进行了大量诗歌创作。 据不完全统计,在他传世的千首诗文中,与鲁地有关的就多大100多首,如果四川被称作李白的第一故乡,那山东毫无疑问可以算作李白的第二故乡了。

评论列表

世界工厂驴工1号
世界工厂驴工1号
2024-01-23 13:52
吹太厉害了就四个字,文人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