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读初三时有个县城转来的同学,人很白净表现非常活跃并且优越感十足,但有一天,就因为班主任一句话,他之后似乎就变得沉默甚至于整个人就像在班级消失了一样,完全没有了存在感。 因为他原先在县城已经读了一个初三,所以转到我们当时所在的乡下初中算是复读,转到我们那个当时在全县都算很偏僻的乡下,就因为他老家是这里人。 由于是复读,而且是县城读了一个初三,他最开始成绩几乎都是第一名,加上面对我们这些乡下人,他那种优越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于我们也有意无意把他当成偶像,连他上厕所的动作都会去模仿,在女生中他也极受欢迎,据说当时最少有3个女生暗恋他,并且有人给他写情书。 然而就在他优越感爆棚的时候,随着学习深入,他又喜欢在课堂捣乱,成绩从最开始的第一,渐渐的连前十名都难了。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又恰好在班主任的课堂捣乱。 这时候班主任就当着全班的面说: “xxx,你别以为你是县城转来的,就有什么优越感,你妈妈一个人带你,靠捡垃圾供你读书,当时再三求学校让你复读,你要知道珍惜!” 这句话直接在我们当中炸了锅,原先大家都以为他是县城来的,长的白白净净,肯定是家庭很不错,至少比我们乡下人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没想到他没有爸爸,而且妈妈还是捡垃圾的。 这一下他的优越感完全没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和我们有任何的交流,成绩又反而更加落后,一直到毕业以至到现在,他似乎就消失了一样。 我常常想,老师当年肯定是看他太不懂事,想通过这种方法去激发他,没想到他这么不堪一击,自尊和自信完全被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