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拾叁号球馆。
今天聊聊NBA历史上,那些控卫出身的状元秀吧。
自1947年NBA正式开启选秀以来,至今总共也就出现了10位控卫状元,属实不算多——其中有一半,还集中在2010年以后。
作为场上指挥官,这位置上的球员通常都享有着较高球权,也承担着梳理进攻、串联全队的重任;但也由于体型大多偏小,攻防两端的局限性往往也相对突出。
所以在一寸长、一寸强的篮球世界里,大个球员当然是更稳妥、更受青睐的选择——就像东契奇那一届,状元也是中锋艾顿;甚至前7顺位里身高不足208cm的,也就东契奇和特雷·杨这两位。
于是问题来了:NBA历史以来的控卫状元们,都是靠什么征服球队的?
接下来,就按各自入行年份一一来说吧。
1、奥斯卡·罗伯特森(1960年)
生涯场均:25.7分7.5篮板9.5助攻
命中率48.5%,罚球83.8%
作为NBA历史上第一位控卫状元,大O的天赋当然是极好的——身高196cm、臂展204cm、体重93kg,体型在1号位上有着天然优势。
大学期间,连续3年成为NCAA得分王;并于1960年带领美国队,以不败战绩夺得罗马奥运会男篮金牌。
所以奥运会后,他当选状元秀几无悬念——那年榜眼秀是“logo男”杰里·韦斯特,同样是全能后卫代表,但身高191cm、体重80kg,尺寸上略逊一筹。
当然,那年手握状元签的辛辛那提皇家队(国王队前身),情理上也会更偏爱自家孩子——大O是辛辛那提大学出身,logo男则来自西弗吉尼亚大学。
进入NBA后,大O也很快就展现出了统治力,新秀赛季就场均30.5分10.1篮板9.7助攻,毫无悬念入选一阵;
二年级,则成为了NBA历史首位场均三双选手,场均30.8分12.5篮板11.4助攻,连续第2年成为联盟助攻王。
到四年级时,就成了MVP——场均31.4分9.9篮板11助攻,也理所当然地,连续第4年入选一阵。
1971年转投雄鹿后,也终于在天勾身边拿到了一枚总冠军戒指,生涯无憾了——退役那会,他也才35岁,生涯总共就14年。
他总出场数1040,排到了历史第129位;但总得分历史第15、助攻第8……要是生涯再漫长一些,数据得有多豪华?
2、约翰·卢卡斯二世(1976年)
生涯场均:10.7分2.3篮板7助攻1.4抢断0.1封盖
命中率:44.9%+30.3%+77.6%
大O之后,第二位控卫状元隔了16年,才终于出现。
但这位相对来说就要逊色很多了——生涯取得的最高成就,是新秀一阵……
他是个很典型的传统控卫,生涯只有3个赛季场均得分在15分以上,却有7个赛季场均至少7助攻,其中有3年场均9助攻以上。
要说组织串联,确有一手;但除此外,也真没有更多贡献了——身高191cm、体重79kg,也确实很难在那个时代杀出重围了。
那么,他是怎么当选状元秀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那年选秀质量相对一般。
1976年那一届新秀,总共就出了5位全明星——第6顺位的丹特利、第8顺位的帕里什,次轮第6顺位的英格利什、次轮第8顺位的朗尼·谢尔顿,以及次轮第12顺位的丹尼斯·约翰逊。
而其中,丹特利是个小尺寸锋线,帕里什是个防守工兵,其余3位大学时候都还声名不显,生涯初期表现也相对平淡。
所以1974年就已经代表过美国队,出战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约翰·卢卡斯二世,当然也就成了这年咖位最大、也最被看好的年轻人了。
而其生涯当然谈不上有多成功,也确实没达到人们对于状元秀的期待,但也算得上是合格的NBA级别控卫了。
3、埃尔文·约翰逊(1979年)
生涯场均:19.5分7.2篮板11.2助攻1.9抢断0.4封盖
命中率:52%+30.3%+84.8%
历史最强控卫,魔术师当之无愧。
身高206cm、臂展216cm、体重100kg——4号位身形站1号位,还真能做好持球、传控工作,妥妥的错位大杀器。
大二就在NCAA决赛舞台上,带队击败伯德,强势夺冠——J博士当时都感叹:“他是那种即使一场比赛只出手3次,却依然可以控制比赛的球员。”
所以状元,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旁落。
新秀赛季,魔术师就带队赢得了总冠军,还当选了那年的FMVP——这大概,无人再可超越了。
此后,13年生涯里,累计5夺总冠军,3次当选FMVP,3次当选常规赛MVP……他与伯德,成了NBA80年代的金字招牌。
要不是因为感染艾滋被迫早早退役,他手上的戒指数量,大概还得再多上一两枚吧。
所以,哪怕如今库里表现再惊艳,但论及历史第一控卫,始终都还得是魔术师。
4、阿伦·艾弗森(1996年)
生涯场均:26.7分3.7篮板6.2助攻2.2抢断0.2封盖
命中率:42.5%+31.3%+78%
作为四大分卫之一,AI实际上是以1号位入行——身高183cm、臂展191cm、体重75kg,也确实不好向上摇摆了。
而作为历史最矮状元秀,除了体型和对其性格的隐忧之外,其余如速度、节奏、传控、爆发力等等,在当初的球探报告里评价都极高。
当然,费城当初用状元签选择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球队已经有了连续3年20+10的德里克·科尔曼,和场均将近17+10的克莱伦斯·威瑟斯庞,内线真不缺人了。
2号位上,也已经有了1995年的探花郎杰里·斯塔克豪斯——新秀赛季就已经展现出了全面身手,场均19.2分3.7篮板3.9助攻1.1抢断1.1封盖。
所以最终,76人用状元签选中AI,本意大概是为斯塔克豪斯找一个合适的后场搭档。
但AI的表现,显然远远超出了球队原本的预期。
新秀赛季,他就场均23.5分4.1篮板7.5助攻2.1抢断,后来居上成了球队得分王;
也很快,成了这支球队的绝对核心与精神图腾——3年级时,他就成了联盟得分王,毫无悬念入选一阵。
再2年后,25岁的AI当选MVP,并带着76人一路杀进总决赛——尽管最终还是不敌OK组合,但也给了那支一路横扫西部的巅峰湖人,唯一一场败仗。
所以,他是“答案”。
5、德里克·罗斯(2008年)
生涯场均:17.4分3.2篮板5.2助攻0.7抢断0.3封盖
命中率:45.6%+31.6%+83.1%
时隔12年,罗斯成了AI之后的又一个控卫状元,也是21世纪的首位控卫状元。
他最突出的天赋,在于极致的爆发力,并能在不减速状态下,完成各种变向、终结、传控动作——当时有球探感叹他是“基德和韦德的结合体”。
比如他大一场均只14.9分4.5篮板4.7助攻,但带领球队取得了33胜1负的豪华战绩;并在NCAA半决赛上砍下25分9篮板4助攻,越过了威少和乐福领衔的UCLA。
他能得分、能组织,身体素质极佳、运动能力炸裂,且兼具领袖气质和团队精神——所以那年公牛,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他。
罗斯当然也没让球队和球迷失望——生涯第3年,就成为了MVP,历史上最年轻的MVP。
并带队杀进东决,可惜不敌三巨头初聚首的热火;但所有人都相信,公牛复兴时刻,不远了。
只可惜,毁于伤病。
2012年左膝交叉韧带撕裂、2013年右膝半月板撕裂、2015年右膝半月板再度撕裂、2017年左膝半月板撕裂……
于是,玫瑰从未完全绽放,就已无奈凋零。
6、约翰·沃尔(2010年)
生涯场均:18.7分4.2篮板8.9助攻1.6抢断0.7封盖
命中率:43%+32.2%+77.6%
翻开沃尔当年的选秀报告,你会看到—
他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第一步速度,对抗能力极强,运动能力堪比罗斯、威少;
且视野广阔、传球精湛,还有一双长臂——身高191cm,臂展却达到了206cm。
所以,被视为“攻防一体”的巨星胚子,有“1号位上的詹姆斯”之称。
也因此,力压埃文·特纳、考辛斯等人,成了那年的状元。
进入NBA后,他新秀年就场均16.4分8.3助攻1.8抢断,很好展现了天赋;
之后又相继入选防守二阵、最佳三阵,一步步成长为联盟最出色球员之一,巅峰赛季场均23.1分10.7助攻2抢断。
但也同样,被伤病摧毁所有。
2017-2018赛季,他只出战41场,就已经是他生涯往后岁月里,最多的一年了。
2019年养伤期间,不慎在家跌倒导致跟腱撕裂,更是直接对他的职业生涯宣判了死刑。
哪怕后来在火箭、快船也一度打出不错表现,但运动能力严重下滑和投射上的短板,还是让他渐渐被NBA放弃,淡出了人们视野。
7、凯里·欧文(2011年)
生涯场均:23.7分4.1篮板5.6助攻1.3抢断0.4封盖
命中率:47.4%+39.4%+88.8%
2010、2011,连续2年状元都是控卫,也是NBA历史头一遭。
NBA的风潮变化,大概在那时候就已有了迹象。
但欧文也确实不负状元之名——如果说AI突破如尖刀,罗斯闪转似雷霆,那么欧文则该算是鬼魅至极了。
他很擅长利用节奏变化制造空间,也极爱用假动作、视线诱导欺骗对手,再一瞬间捕获机会,穿过人群、或完成终结——他没有艾弗森那么快,没有罗斯那么迅猛无双,更多突出一个“巧”字。
且他的武器库,也是真丰富。反手上篮、行进间抛投、急停中投、转身后仰、干拔三分……无所不能。
哪怕前几年场外事宜不断,但也从未有人怀疑他的场上实力。
本季之前,他已经连续5年场均25+,命中率极度接近“180俱乐部”标准。
若非遭遇左膝前交叉韧带撕裂,这本该是他连续第6年场均25+。
而在32岁这年遭遇如此重大伤病,但愿他还能健康归来,还能维持巅峰表现吧。
德鲁大叔的故事,我们也是真还没看够。
8、本·西蒙斯(2016年)
生涯场均:13.4分7.5篮板7.3助攻1.5抢断0.7封盖
命中率:55.9%+13.9%+59.2%
如果时间回到2017-2018赛季,西蒙斯绝对还是那个被视为“魔术师接班人”的最佳人选。
因伤休战一年后,西蒙斯在2017-2018赛季正式开启NBA生涯——新秀年,他场均15.8分8.1篮板8.2助攻1.7抢断0.9封盖,命中率达到54.5%。
208cm的身高、214cm的臂展、108kg的体重,以及全面的身手、超群的组织才华,都让人们惊叹不已。
当代魔术师,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呢?
但也真没人能预料,他的下滑会来得那么迅速且诡异。
2019-2020赛季,西蒙斯场均16.4分7.8篮板8助攻2.1抢断0.6封盖,入选了防守一阵和最佳三阵。
他和恩比德的组合,让76人球迷振奋不已——这一内一外,不就是当年湖人的魔术师+天勾吗?
哪怕西蒙斯的出手数连年削减,也被视为是他为球队所付出的牺牲,谁曾想这人是真不爱、乃至不敢出手呢?
2020-2021赛季,他的表现进一步回落,场均只14.3分7.2篮板6.9助攻;又因为伤病,一直打打停停,乃至赛季报销,逐渐耗光管理层和球迷耐心。
所以最终被送去了篮网,也始终没能支棱起来;直至本季被买断后加盟快船,表现愈发不堪……
要说最让人失望的状元秀,他怎么都该有一席之地吧?
9、马克尔·富尔茨(2017年)
生涯场均:10.7分3.3篮板4.4助攻1.1抢断0.3封盖
命中率:47.1%+27.6%+73.2%
76人连续第2年选中的又一位控卫状元——当然,富尔茨是有双能卫属性的,但入行时报的确实是1号位。
相比西蒙斯,富尔茨要更加不幸得多——西蒙斯好歹拿过大合同了,富尔茨差点连新秀合同都没结束就要没球打了。
作为2017年状元,富尔茨大学时期场均23.3分5.9篮板6助攻1.6抢断1.2封盖,全面又高产。
76人选择他,看重的也是他的得分能力——组织已经有了西蒙斯,内线有了恩比德,再来个外线火枪手,齐活了。
但没想到,富尔茨一入行,就被怪病缠上了。
新秀赛季,富尔茨因为肩伤,只打了10场。
少有的亮点,是在2018年4月12日,对阵雄鹿的比赛里替补登场25分钟,得到了13分10篮板10助攻,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三双先生。
而二年级,他也只打了19场比赛,由于易普症,他的肌肉总会无意识收缩,导致投篮手感全无,于是很快被76人放弃,送去了魔术。
在魔术的三年级,他终于难得健康了一点,打了72场比赛,场均12.1分5.1助攻1.3抢断,算是努力留在了联盟;
但下一年,他又遭遇了左膝十字韧带撕裂,只打了8场比赛……此后也是不断打打停停,从未真正兑现过天赋。
直到本赛季转投国王,他至今也只为球队出战了12场,出勤率只有17.6%。
10、凯德·坎宁安(2021年)
生涯场均:21.8分5.4篮板7.4助攻1抢断0.6封盖
命中率:44.2%+33.8%+85.9%
终于到了今天的最后一位。
坎宁安本季表现进步相当巨大,场均25.6分6.1篮板9.3助攻1抢断0.8封盖,命中率46.1%+35.4%+86.1%,带领活塞从上赛季的联盟垫底,跃居如今的东部第6。
一代持球大核,算是基本养成了。
作为又一个高大控卫——身高201cm、臂展212cm、体重99kg,坎宁安当然是极其适合当前NBA版本的。
他的体格,决定了他在1号位上有着天然优势;视野和传球能力,也奠定了作为持球大核的基础。
本季身边队友支援足够、自己硬解水平也提升后,可算是品尝到赢球滋味了。
在活塞这4年间,他也算是一年一个台阶,成长的脚步踩得极为扎实。
当然,与他的模板东契奇类似,他的运动能力也相对一般,更依赖节奏和挡拆,还是比较吃阵容配置——内线跳跳男,外线火枪手,缺一不可。
但对一个23岁的球员来说,他眼下的表现也确实是很好了,只要保持健康,未来自然可期。
活塞也还没到一定要争冠的阶段,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最后,总结来看——控卫状元当然不算多,但成材率真的蛮高。
大O、魔术师、AI、罗斯这4位,都是MVP选手;
沃尔、欧文、西蒙斯,巅峰期也都是最佳阵容级别球星;
坎宁安未来如果不出意外,也一定是至少能挤进最佳阵容的存在;
哪怕卢卡斯二世,在季后赛球队担当首发控卫,也是合格的。
也就剩个饱受伤病折磨的富尔茨,最为可惜。
以及,大O、魔术师、西蒙斯、坎宁安这4位,都是大尺寸控卫;
AI、罗斯、欧文、富尔茨,则都更以得分能力著称;
沃尔则被视为攻防一体的全能型控卫——也就是说,传统控卫其实就卢卡斯二世这么一位。
所以,控卫们要想成为状元秀,确实不容易——组织只是你的基本盘,你还得要有更多其他贡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