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保持大便通畅的“热”知识一、知己知彼【认识症状】1.肾阴虚【主症】便秘。【伴随症

保持大便通畅的“热”知识

一、知己知彼

【认识症状】

1.肾阴虚

【主症】便秘。

【伴随症状】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燥烦。

【中医病因病机】肾水太虚。金能生水,肺主肃降,能化饮食之清气为人体之精气,也即肾阴。大肠也属金,但却不能生水,因为大肠所得乃饮食的浊气,此时反而要消耗人体的津液来滋润大肠。人体的津液,也即是肾阴所主。肾阴亏后,大肠干燥,浊物不得出。   

【治疗对策】原因是肾阴虚,所以就不能单独地去泻大肠之火,越泻越损伤津液。这种症状老人比较多。可用熟地、当归、肉苁蓉等,中药配合针刺,病程较久。

2.肾阳虚。

【主症】大便前干后稀。

【伴随症状】小腹时时做痛,还会经常嗳气,怕寒怕风,喜欢喝热汤。

【病因病机】阳虚之后,则大肠没有能量去蠕动排便,反而使大便堵塞在大肠中。这种患者只要一得到能量,大便就能通。这种能量就是火,补足火后自然恢复。

【对策】可用巴戟天、白术、熟地、山茱萸、附子、肉苁蓉和附子组方来治疗。   可见于支架术后等心脏病患者,甲减患者,老年人等。

3.胃火炽盛

【主症】大便闭结。

【伴随症状】心烦意乱,口渴舌裂,两目突出,汗出不止。

【病因病机】胃火导致的大便不通,积累在胃肠中,则更产热,此种热能大伤人体的津液。必须用药灭“火”,方能痊愈。可用石膏、知母、枳实、厚朴、竹叶等组方来治疗。   

4.肝火旺盛

【主症】大便时干时稀。

【伴随症状】胸中感觉饱闷,两胁疼痛,呕吐酸水,不想吃饭。这种是肝火旺盛所导致。肝火最能消耗津液。

【治疗】这种情况要先泻肝火,可用硝黄承气汤等。   

5.“脾约”

【主症】大便闭结。

【伴随症状】口干唇裂,食物不能消化,腹痛难忍,按按疼的更厉害,小便短涩。

【病因病机】这种是脾火所导致的。这种情况要先泻火,然后补脾阴。

【治疗】脾约丸。可用玄参、当归、生地、知母、厚朴、升麻、大麻子等药物加减治疗。   

6.心火旺盛便秘

【主症】大便闭结。

【伴随症状】舌下干燥,胸前出汗,手足冷,烦躁,眼角红。这种事心火大造成。心火大,则克肺金,使肺金不能生水,则大便无水滋润,自然干燥便秘。

【病因病机】这种情况要泻心火,同时补水

【治疗】可用黄连、玄参、沙参、当归、麦冬、丹皮、栝楼等处方治疗。   

7.肺气不宣便秘

【主症】大便难以排出

【伴随症状】不断的咳嗽,口吐白沫,咽喉干燥,两脚冷。

【病因病机】此是外邪侵犯体表,肺气受之,则肺气欲将邪气驱逐出去,因而生火自焚,因此咳嗽不断。肺金受损,大肠自无津液之源,故大便闭结。

【治疗】可用黄芩、麦冬、天门冬、当归、桔梗等药治疗。   

8.气虚便秘

【主症】大便不通,饮食正常,没有大便的感觉,甚至一月不大便都有可能。

【病因病机】

这种情况是气虚不能推动大便的原因。

【治疗】这种便秘应该补气来治疗,可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等来治疗。   

9.瘀血便秘

【主症】大便闭结。

【伴随症状】用手按非常痛,心中烦躁,坐卧不宁,好像有火,但小便却清长,这种是下焦有瘀血阻挡的原因。

【病因病机】瘀血阻挡,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此不同,这种情况应该通大肠,化瘀血。可用桃仁、红花、水蛭、牤虫、桃仁、大黄等药治疗。

二、降低危害

二便是人体新陈代谢、排除代谢废物的主要形式。二便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文献背书】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金元时代的朱丹溪也说:“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

【危害】如果大便经常秘结不畅,可导致浊气上扰,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因此而产生或诱发多种疾病,如头痛、牙痛、肛门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肠癌等。

三、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

不要憋大便。

不要久坐。

适当运动。

饮食多样化。

便秘如果变成无法缓解的状态,必须及时就医!#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