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句“报应来了”,让海南一位知名主持人被暂停工作,陷入舆论漩涡。
更没想到,日本地震竟然让中国网友吵翻了天,各有立场,互不相让。
1月2日,海南广电总台发布通报,该台一名主持人在社交平台使用个人账号发表不当言论,总台正组织核查,暂停其工作。
大量网友不认同这个通报,在海南广电总台的社交账号评论区刷屏要求做出解释,被停职主持人的言论有什么问题。该主持人社交账号粉丝量从之前的600多万,两天涨到了700多万,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最新的数据显示,地震造成石川县境内78人死亡,震区还有建筑物倒塌和起火情况。
受地震影响,通往震区的大部分道路被切断,救援车辆和人员难以抵达现场,当地救灾物资也出现短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在天灾面前,人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地震造成的强大破坏力是无差别全覆盖的,谁都可能遇到,不存在“报应”之说。
日本地震发生后,中方已经向日本政府致慰问电,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表示诚挚慰问,愿为日方抗震救灾提供必要支援。我国官方对日本地震的回应,体现了我们一直以来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显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
在网络上,网友的评论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网友对日本地震表达了关心和关切,充分展现了灾难面前众生平等,人类守望相助的理性以及人性本善的同情和悲悯。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日本不值得同情,不是不能共情,也不是放不下仇恨,而是日本在对华问题上反复横跳,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同时,日本政客不断在我们伤口上撒盐,拒不承认当年犯下的罄竹难书罪行,还试图篡改历史为自己洗白。
日本该反思了
一段时期以来,日本不断挑拨中国敏感神经,在钓鱼岛制造事端,无理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一系列做法很难让中国人民对其有好感。同时,有关民调显示,2023年日本国民对华好感度降至新低。
实际上,中国在中日关系上的处理做得足够好,始终认为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坚持中日友好,致力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区别看待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与现在的日本。两国经济交流密切,日本货在我国曾风靡一时,日本长期排名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从2014年到2022年,中国与日本贸易逆差累计2109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234亿美元。
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中国19支救援队500多人不远万里奔赴震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播撒人道主义“种子”,一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为地震中的叙利亚捐款捐物,在国际社会获赞无数。
人与人相交,贵在真诚;国与国往来,胜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日关系遇冷,日本国际形象一降再降,完全是其一手造成,日本该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