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月2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发原题为《中国人民币地位悄然上升》的文章,作者纳撒

12月2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发原题为《中国人民币地位悄然上升》的文章,作者纳撒尼尔·塔普林还同时使用了《中国货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可能使西方未来制裁的影响复杂化》的副题。

文章指出,中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选择的地位正在上升。数据显示,自2020年年中以来,中国商品贸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按月算增长一倍多,现在相当于中国主要商品贸易的约1/4,而2019年占比约13%。

文章还称,若未来发生冲突,西方国家对华实施制裁,会对贸易以外的金融流动造成巨大干扰。在占全球支付份额3.6%的情况下,人民币与美元(47%)和欧元(23%)相比仍然处于弱势,但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上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护中国经济。

文章引用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来增加可信度,不过数据略微过时,作者以10月份的全球货币支付占比来举例说明,全球有3.6%的国际支付使用人民币,这一数字高于1月份的不到2%,略低于9月份的3.7%——后者创下历史新高。

实际上,美元仍然是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一大活跃货币,2023年11月的支付份额达到47.08%,环比下降了0.17个百分点;欧元支付占比从上个月的23.36%降至22.95%,减少0.41个百分点,排名全球第二大活跃货币;英镑支付份额从上月的7.33%降至7.15%,微跌0.18%,排名第三。

人民币的国际支付比例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61%,环比大涨1.01个百分点,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日元的市场份额从上月的3.91%下滑至3.41%,环比下跌0.5个百分点,排名世界第五大最活跃货币。

如果只计算跨境贸易这一项,根据SWIFT数据,美元在全球跨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为83.97%,近乎垄断的优势,人民币占比5.7%,超过欧元的5.61%,排在全球第二位。

同时,一部分人民币交易,并没有统计进来,比如被美国制裁的实体进行贸易往来时,无法使用或者不愿意使用SWIFT系统,人民币的真实占比会更高。

再加上,俄罗斯方面从今年10月份开始,已经禁止使用SWIFT系统,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率已达95%,在相互结算中完全摆脱了第三国货币,因此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比当前公布的还要再高一些,对欧元的优势也更大。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达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同时,中国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21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市场、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

在全球产供链重构、贸易途径发生变化之际,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选择持有更高的人民币储备,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外贸领域的优势,稳住出口大国地位,提高抗风险能力。

评论列表

用户39xxx77
用户39xxx77
2024-01-05 21:26
几个月前中国海关还是商务部发布过公告,人民币占全球国际货物贸易24%。就是说全球四分之一的货物贸易用的是人民币,swift统计的数据包含大量金融空转的货币流通,并不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