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0年,女保育员拿3斤黄金去银行兑换,揭开19年前的未结大案 兑换黄金的女人

1980年,女保育员拿3斤黄金去银行兑换,揭开19年前的未结大案 兑换黄金的女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逐渐了放松了黄金买卖管制,这一系列措施就包括简化黄金兑换流程。 在国家政策颁布后不久,1980年4月,沈阳市中华路人民银行分行就迎来了一位兑换黄金的女士。 这位女士紧紧地提着一个小包,神色十分慌张,一进银行的大门就径直走到了柜台前,声称要兑换黄金。 银行柜员虽然对这位女士慌慌张张的样子有些不解,但还是耐心地接待了她。但这位女士接下来的表现却让柜员大吃一惊。 只见她迅速地从小包中掏出了一大块黄金退给了柜员,要求银行立刻给她兑换成现金。 据现场的柜员回忆,那块黄金重约3斤,且纯度极高,折合人民币大概在23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凭借着这块黄金,女子能一跃成为万元户,成为当时的有钱人。 柜员此时也觉察出了事情不对劲。纯度这么高的黄金只有工厂进行专业提纯才能提炼出来,甚少能流入民间,那这位女士又是怎么拿到这块黄金的呢? 柜员一边稳住女人的情绪,一边迅速通知了银行保卫科。为了不打草惊蛇,柜员以数额巨大为由,先是为其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接着又建议女子做一个活期储蓄,能随时支取且还有一部分利息。 女子想了片刻后欣然接受了银行的建议,并乘坐银行提供的专车回了家。 而另一方面,银行保卫科也积极与警方取得了联系,开始对女子展开了深入调查。 通过调查,警方发现该女子名叫黄淑芬,只是一家街道托儿所的保育员,其人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当警方对其亲友关系展开摸排时,却发现黄淑芬的丈夫有些不对劲。 黄淑芬的丈夫关庆昌曾是沈阳615厂的副科长,而615厂正是19年前黄金失窃大案的发生地。 警方以此为线索对关庆昌展开了进一步调查,事情的真相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黄金失窃案 1961年沈阳615厂的黄金失窃案可谓是震惊全国。由于被盗数额巨大且影响极为恶劣,时任615厂厂长的李榆被免职,厂内多名员工也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盘问监视。 虽然警方断定是厂内员工作案,但经过多年调查却始终找不到真凶,因此,这一案件也就这样悬而未决,就此尘封了19年。 案件发生时,关庆昌是厂里生产科的副科长,也是厂里的大工人。关庆昌为人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且与黄金安保关系不大。所以,不论是警方还是厂里员工都没有怀疑过他,而关庆昌也正是凭借着这份“信任”躲过了19年。 在此案件中,最早发现黄金被盗的是厂里的小工人高兴贵。在度过愉快的周末后,高兴贵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就来到了厂里准备开始工作,但当他走近仓库时却发现仓库门上的大锁竟然不翼而飞了。 高兴贵犹豫之后推开门进了仓库,眼前的一幕则令他浑身发抖、险些晕倒在地。 只见平时装黄金的木头箱子被撬开了一个,金灿灿的黄金在外裸露着,而本应该满满当当的箱子中却少了两锭黄金。高兴贵飞速跑到了金银产品包装组组长郭家惠家中告知了这一消息,没过多久,黄金被盗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厂。 警察来到现场后发现仓库里有一处布鞋的鞋印,箱子旁还留有一个羊角锤。鉴于厂内的安保工作虽然不到位,但厂外安保却十分严格,警察很快就断定是内部人员作案。 但不论是对员工进行盘问还是出动警犬搜索黄金,案件进展依旧缓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也越来越少,警方最终无计可施,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那批黄金自己露面了。 大盗关庆昌 出动了众多警力依然不能找到些蛛丝马迹,那关庆昌究竟是如何盗走80斤黄金的呢?这并非关庆昌手段高超,而是因为他胆大心细。 自615厂开始冶炼黄金以来,金灿灿的黄金就激起了关庆昌内心深处的贪欲。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关庆昌发现厂内的安保几乎形同虚设,如若计划周全,盗取黄金也并非难事。 说干就干。自决定要盗取黄金后,关庆昌就一直在寻找机会,直到1961年3月18日,这天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关庆昌望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觉得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关庆昌先是装作要洗澡的样子来到了浴室。他刻意地和每一个人打了招呼,让每一个人都以为他在浴室洗澡。接着他趁众人不注意时,又溜回了办公室,拿着作案工具到了仓库。 关庆昌顺利地撬开了木头箱子,用绳子串起了黄金挂到了脖子上,接着便穿着雨衣大摇大摆地走出了仓库。 在将黄金藏好后,关庆昌又回到工厂参加了工厂组织的交际舞会。整个作案过程中,关庆昌凭借着自己的机敏打了一个时间差,制造出了自己不在场的证据。这使得警察在调查时,从未将视线放到关庆昌身上。 就这样,关庆昌揣着巨额财富胆战心惊地潜伏了19年。而之后的黄金兑换或许也是关庆昌在无尽地等待中的最后一搏了。 关庆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金钱确实能带来优越的生活,但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关庆昌虽然有了40公斤的黄金,但在此之后他的生活中只剩下了胆战心惊。 落网后的关庆昌形容枯槁,脸上写满了沧桑,或许在等待警察来的那一刻,关庆昌内心才获得了真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