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偶得——慢性咳嗽
【导语】慢性咳嗽主要原因之一是风邪引起的。风邪是百病之长,肺为华盖,所以当风邪侵袭人体的时候,首先最容易伤肺,使肺气不能宣降,功能失调,出现咳嗽咳痰、咽部瘙痒等症状。如果身体虚弱、正气不足,过度劳累等使病情迁延,就会转化为慢性咳嗽。
【病案】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痒即咳,刺激性干咳,痰少。在多处治疗(具体不详)均疗效不佳,为求中医诊疗,特来到我院门诊就诊。 刻下症见刺激性干咳,咽痒即咳,痰少、色白难咳,咽痛不适,音哑,夜间咳嗽加重,影响睡眠,无胸痛、咯血,纳可,眠可,二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脉浮滑。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中医诊断:久咳。中医辨证:风盛挛急。西医诊断:慢性咳嗽。
【病例分析】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单一或主要症状超过8周,不伴影像学肺部病变特征的一种病证。
【西医说】慢性咳嗽的发病率逐步增高,呼吸内科门诊70%~95%的慢性咳嗽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多为阳性),迁延难愈,患者需长期使用气管舒张剂治疗。【中医说】属于中医学“顽咳”“内伤咳嗽”“五脏咳”等疾病的范畴,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心、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风咳多反复发作,冷风、异味、油烟、污浊空气易诱发,风咳属于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
【辨证分型】风盛挛急证
【治则】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故选用苏黄止咳汤加减治疗。或者选择苏黄颗粒。
【方解】炙麻黄、紫苏叶宣肺散寒;牛蒡子清肺化痰、宣肺利咽;蝉蜕祛风止痒;地龙清肺定喘;紫苏子、前胡、炙枇杷叶降气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柴胡疏肝解郁。
【穴位】合谷,大椎,足三里,肺俞等。第一次针刺完毕,当夜咳嗽减轻。
【预后】注意防寒保暖,尤其保护头部,外出做好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