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现场展示道滘粽。
黄政正摄
莞味智造,全球飘香;趣味道滘,美食之乡。
12月29日,第十一届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暨2023东莞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展开幕式在东莞道滘镇济川体育馆举行,活动将持续到2024年1月1日。
本届美食文化节不仅高标准、全链条打造可吃、可玩、可逛、可购、可赏的美食嘉年华“百米长廊”,同时还首次创新举办2023东莞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展,展现东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来的新成效、新路径、新势力。
撰文:韦基礼
汇聚全国千余种美食
当天上午,美食嘉年华“百米长廊”现场,人潮涌动,格外热闹。现场集聚了东莞各地美食以及全国知名网红小吃,其中包括道滘十大名菜及名小吃等特色美食。
据了解,现场汇聚了100多家餐厅及网红美食商家,近200家粤港澳地区大型食品企业和千余种美食,全方位满足“吃货们”的味蕾。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展企业、商家全部是同行代表或被食客公认的特色商家,现场所有食品均经过重重审查和严格测试,品质有保障。
从现场可以看到,美食“百米长廊”设有四大专区,其中品味道滘专区重点展示禾花鲤炊饭、金针头蟛蜞汤、古法卤鱼头、瓦煲地麻鸡、田螺青头鸭等道滘十大名菜及名小吃;烟火中国专区则集聚了淄博烧烤、遵义羊肉粉、台湾鸡翅包饭、上海拇指生煎包、安化手工糖、化州牛杂、老北京雪梨汤、武汉三鲜豆皮等全国各地特色美食。
在道滘本土特色美食代表佳佳美的展示摊位前,工作人员技巧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将面皮卷成蛋卷的形状,制作出表面具有独特蜂窝状的蛋卷。蛋卷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散发着浓郁的蛋香,吸引着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品尝美味。
本届美食文化节期间还将举行东莞腊味厨艺争霸邀请赛,来自道滘镇的专业厨师和民间厨艺达人,将使用“金鳌”等腊味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菜品制作,并邀请现场观众评选投票。
“从农耕时代开始,道滘就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孕育了驰名海内外的道滘美食。”道滘镇委书记曾平治表示,作为“中国特色食品名镇”,道滘镇通过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味道滘”。
考虑到美食节举办期间已临近春节,现场还设有“年货回家”专区,市民游客不仅能在这里感受浓浓的年味,还能现场购买东莞特色美味、手信等好物并直接邮寄回家。顺丰、京东等还在现场开展年货寄递优惠活动。
“今天我们携手‘赣品入湾’莞吉协作平台及吉安农业龙头企业,将井冈山优质土特产井冈蜜柚、万安茶油腐乳、遂川三宝等地标产品带入东莞”。南方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已搭建起放心可靠、品种多样的标准化产品供应体系,欢迎市民游客前来品尝。
食品产业特色元素成新亮点
食品产业特色元素是本届美食文化节的新亮点。食品产业作为东莞市优势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已形千亿级规模。当前东莞食品饮料产业基本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产品流通的全产业链条,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配套优势和多元化发展明显。
本届美食文化节首次创新举办东莞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展,数十家东莞食品龙头企业现场助阵,佳佳美、华美、亿智、傻二哥、百利、永益、鑫源等上百种品牌产品亮相展会。
走进济川体育馆,一条东莞食企“星光大道”格外醒目,数十家在全国乃至国际闻名的东莞食品品牌排列两旁,“中国特色食品名镇”“中国食品博览之都”等称号被点亮。
“这是对道滘十余年来坚持办节的一次升级,也是对东莞食品产业及其创新产品的展示和推广,必将进一步助推全市食品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曾平治表示,道滘镇致力于探索“美食+文化”“美食+产业”等“美食+”发展新模式,每年拿出3500万元支持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涌现出佳佳美、思朗等一批著名食品企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张俊修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道滘食品产业发展已具备独特优势,要把握东莞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进一步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道滘本土的美食资源与东莞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结合起来,依托道滘美食节打造联通粤港澳的物流通道和食品产业供应链主体。
当天上午,现场还举办了东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智库机构、专家学者,共同为东莞食品产业把脉,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数十项精品文化主题活动上演
在美食“百米长廊”入口处,大唐不倒翁美女频频与人群互动,派发优惠券或小礼品,备受市民游客青睐。与单纯的美食节逛吃模式相比,道滘美食节更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氛围。
迎接新年该有的仪式感里,舞狮和舞龙一直占有独特分量。这次“国潮缤纷夜”,传统文化里的舞狮、舞龙表演将换上荧光装扮,以更加酷炫的潮流造型与市民游客见面。
国潮大巡游也是今年道滘美食文化节特别准备的节目之一,包含国风舞蹈、汉服巡游等。此外,现场还有多个非遗项目值得期待,其中包括“火出圈”的潮汕普宁英歌舞,以及川剧变脸、绝技吹火等表演。
从酷炫的变形金刚秀、呆萌的大型卡通人偶,到滑稽的街头杂技与趣味魔术,再到时尚街舞、星光音乐会等潮流文化活动……活动期间将有更多精彩节目与市民游客欢乐跨年。这些活动将在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1日四天期间,全天候分时段开展,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市民与游客都可以同步实现逛展、吃喝与游玩。
■延伸
东莞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从六大主题探索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2月29日,2023东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道滘镇召开,大会发布了东莞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东莞食品产业在承压下求变,探索提升方向,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该报告以东莞40多家食品骨干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段,展现东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来的新成效、新路径、新势力。其中,重点对从这40多家企业中选出的18家典型企业进行了个案分析,分别从研发驱动、模式创新、产品突围、品牌崛起、跨界融合以及新兴业态六大主题进行总结提炼,希冀推动东莞食品企业在复杂严峻形势下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前行信心,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研发驱动-▷
科研加速产品创新迭代
企业谋发展,首先要拼研发实力。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加持下,东莞食品产业通过聚焦产品研发驱动,谋求创新发展,大步迈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新一轮食品产业升级换代潮正加速而来。
凭借创新做法,东莞食品企业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中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力量。做一道美味的菜往往需要放十几种调味品,然而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推出了复合调味汁,只用一瓶调味汁或一包调料即可烹饪出丰富的口感,颠覆人们对传统烹饪的认知。
近年来,永益食品根据消费趋势和口味变化,加大食品加工的创新研发力度,与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投入4000多万元,着力在复合调料、0添加产品、低糖低脂食品、预制菜料包等领域发力。
为加快推动产品创新迭代,东莞不少食品企业加大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使得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其中,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变革,实现仓储系统和生产制造无人化作业,已经具备与国际品牌、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同时,东莞穗丰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不断完善和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和设备始终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
模式创新-▷
破解发展瓶颈抢占蓝海市场
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批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在“新”领域创造新奇迹,可以说,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东莞食品企业在新一轮发展变革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方式。
位于道滘镇的广东盛元中天健康产业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沙拉食刻,以一台无人快餐售卖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通过这台快餐售卖机,白领上班族们动动手指头就能挑选到自己喜爱又健康的美味。目前,沙拉食刻已在东莞、广州、深圳铺设了1000余台智能快餐售卖机,渗透到各大写字楼。这样的快餐售卖机尤其受到白领群体欢迎,目前每天可售卖6万份,供不应求。
与沙拉食刻瞄准白领群体不同,真功夫将目光放在更多普通上班族身上,通过采用中央厨房的生产加工模式,对所有菜品原料进行集中加工和包装,最后通过精装冷冻车配送到各个门店,门店只需对菜品进行加热,连厨师都不需要。这套模式的好处不仅在于能保证味道一致,还能极大降低餐厅的经营成本,提高出餐速度,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另外,道滘镇通过探索建立“集中管理”新模式,采用“一个中心,多点经营”的集聚模式,运用“互联网+”线上监管系统,将全镇取得证照的传统粽子小作坊纳入统一管理,引导传统粽子小作坊传承发展,既能保留道滘粽的地道风味,又能进行规模化运营。据不完全统计,道滘镇每年的粽子产量达到上千万只,远销广东省内甚至海外地区。
产品突围-▷
差异化竞争赢取市场
当下的食品行业,已经从海外大牌、国内杂牌的无序竞争,转为国产品牌崛起的品质竞争。这使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食品企业,必须从产品本质出发,重新思考产品和市场。
食品产业激烈的竞争使得整个行业的产品品质逐步提升。在面临同质化“侵袭”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成功突围呢?当然是差异化。
津威饮料,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强化葡萄糖酸锌乳酸菌饮料,提高人体对微量元素锌的吸收率。这款营养美味、口感独特的健康饮品一经面世,便受到了消费者广泛欢迎,并畅销至今,一举确立了津威在同类型产品中的独特优势。针对部分人群存在的肠道不畅顺现象,该企业还研发出一款家庭及餐桌上享用的乳酸菌饮品。目前,这款产品也成为企业又一明星级产品,被评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此外,对于东莞食品企业来说,营销网络也是产品突围的重要王牌。没有渠道,就没有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渠道是企业制胜于市场的关键。华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早在1999年就初步建立起全国性的营销网络,通过不断精耕细作,逐渐走上了立体化营销之路。
品牌崛起-▷
全渠道发力擦亮“金字招牌”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的竞争。从缺乏自主品牌到名牌如云,东莞食品产业走过了非凡的历程,目前已拥有佳佳美、华美、百利、津威、傻二哥等众多品牌。
东莞不少食品企业通过立足本土特色,打响品牌知名度。作为道滘本土特色美食的代表,佳佳美一直致力于本土特色美食的研发与传承,尤其在手信、礼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佳佳美道滘裹蒸粽更是被评选为全国粽子产品特等奖。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食品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持续提升品牌价值,一批品牌将其影响力辐射至全国甚至全球。而永益食品和百味佳味业是相关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更是“细分产业领导品牌”,已成为行销海外的区域性强势品牌。
依托全市强大的配套能力,东莞食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拥抱电商,在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发力,讲起新的品牌故事,持续擦亮“金字招牌”。除了通过展会等传统线下渠道展示品牌形象,东莞食品企业近年来更注重以“数字流量”提升品牌形象。傻二哥食品除了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售卖,还在网络平台进行渠道开发,甚至邀请钢琴家郎朗直播预热,迅速提升品牌热度。
跨界融合-▷
穿越周期实现逆势攀升
没有企业能拒绝在商业上实施降维打击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来自于跨界融合创新。近年来,东莞食品产业纷纷选择通过跨界融合穿越周期实现逆势攀升,展现出全新的活力和潜力。
IP联名是近年来东莞食品产业领域最常见的跨界融合方式,一批食品企业以此打开市场“立住脚跟”。早在2015年,亿智食品就开始接触潮玩IP,凭借着小猪佩奇IP“火了一把”,自此每年营收保持30%的增长。2014年前,亿智食品的产品全部外销,国内市场对其比较陌生。得到品牌授权后,国内顾客被“小猪佩奇”吸引,亿智食品在国内市场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变,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推至全国2000多个县。
IP联名已成为食品产品升级、产业升级的有力武器,不少食品企业纷纷与潮玩IP“组CP”,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不过专家提醒,跨界融合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主义,必须要形成体系,整个领域要有延续性。
如今,食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提升品牌影响、拓宽营销渠道至关重要。为此,东莞一批食品企业通过跨界融合打造文化IP,在普及美食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强化消费者的体验感。通过赋予食品各种文化艺术特色,不仅让食品产业更具有鲜活的意义,而且也拉长了产业链条,摆脱了“千品一面”的困局。
新兴业态-▷
搭上新赛道闯出新天地
当传统食品搭上新赛道,当地道美味融入新技术,东莞食品开始驶入产业新业态的广阔“蓝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走上餐桌,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在东莞,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到净菜、烹饪、运输等各个流程,与预制菜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早已挤满了各路大牌企业。目前,东莞有130多家涉及预制菜的企业,龙头企业数量众多,在预制菜生产链全流程,莞企都有涉及。
面对这一“万亿风口”,东莞食品企业敏锐“嗅”到新机遇,纷纷发力驶入“新赛道”,全力做好“加速跑”准备。千厨食品以火锅底料、烤鱼调味料等切入市场,在道滘短短的几年间,在预制菜方向也取得了突破。目前比较火爆的凉拌牛肉,一个月销量在100吨左右。
此外,健康产业也成为东莞食品企业竞相追逐、积极布局的赛道,新兴业态正不断涌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计划再投资新的生产线,将健康食品搬到更多群众的餐桌上。”豹字号生物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日新表示,将致力于成为中国益生元领导力品牌,到2030年成为一家营收百亿的企业。
编辑统筹: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