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东时间12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的10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该报

美东时间12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的10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该报告通常延迟两个月,日本和中国作为美债前两大海外买家,10月份表现大相径庭,日本重新开启增持,中国延续减持趋势。

报告显示,10月份,日本的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0982万亿美元,环比9月增加118亿美元,这是日本在最近五个月内的第四次增持,继续保持美债海外第一大持有国地位。

中国的持仓量为7696亿美元,较9月减少85亿美元,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较去年12月已经减少975亿美元,今年前十个月,除了3月份小幅增持外,其余9个月都在减持,月均减持100亿美元左右,降幅达到11.2%,且总持仓量连续五个月刷新2009年5月以来新低,彼时的美债持仓规模为8015亿美元。

中国持有美债的规模变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美债价格下跌,导致我们持有美债估值波动。

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债券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高,反之,收益率月底,价格就越高。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我们举例说明解释一下。债券分票面价格、票面利率和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其中,票面价格和票面利率固定不变,债券发行时就约定好的,投资者按票面价格购买,发行方按票面利率定时付息,到期还本。

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是随市场不断波动的。比如,老张购买了票面价格为100元的一年期美国国债,票面利率1%,持有一年到期,老张可以得到100元的本金和1元的利息。

如果这一年内,美国新发的美债票面利率达到3%了,老张想把持有的旧美债在二级市场卖出去,同等条件下肯定没有吸引力,只能降价甩卖,以97元的价格出手,这就是债券价格。

新买家以97元的价格买入票面价格为100元的美债,差价为3元,持有到期又获得了1元的利息,那么这4元就是美债的到期收益,4%就是美债的到期收益率。由此可见,债券价格越底,债券到期收益率越高,反之亦然。

当然了,这个计算不够严谨,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大家懂基本原理即可。

今年10月份,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继续保持高利率,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债价格进一步下跌,导致中国持有的美债估值下跌。

第二,中国官方持有的美债以中长期为主,10年期美债占比较大,一部分到期后不再购买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全球资产价格普遍下跌,为了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开始增持美国国债,2009年持有量突破8000亿美元,2010年又增加到1.16万亿美元,3年增加5802亿美元,直接翻番。

这一轮爆发期购买的美债,其中的10年期美债从2019年开始已经陆续到期,我们在收回本金拿到利息后,选择不再续买,转向其它更有投资价值的领域,比如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

第三,美债自身风险加大,对GDP之比持续攀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无节制滥发美债的恶果开始显现,美国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占GDP之比达到120%左右,同时,美联储持续升息也让美国国债的利息成本飙升,加速美国海外净债务的恶化。

再加上,前几年美国量化宽松期间,美债的票面利率很低,大概在0.2%左右,对比当前的美债票面利率,几乎不具备持有价值,中国有序减持美国国债是非常必要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美债的增加不是一天完成的,减持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量抛售美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序减持才符合市场规律,既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又能优化储备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