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个一年周期内,李宁市值大跌64%,蒸发过半。翻开李宁半年报业绩,营收、毛利、现金流等指标均实现增长,但资本市场为何对其逐渐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李宁变慢了,预计全年收入仅有个位数增长。其实,李宁变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宁只有李宁,“过度依赖主品牌”、“缺乏新的增长点”成为李宁的隐忧。
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个一年周期内,李宁市值大跌64%,蒸发过半。翻开李宁半年报业绩,营收、毛利、现金流等指标均实现增长,但资本市场为何对其逐渐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李宁变慢了,预计全年收入仅有个位数增长。其实,李宁变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宁只有李宁,“过度依赖主品牌”、“缺乏新的增长点”成为李宁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