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7年,华国锋最后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临走时高喊一句话,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2007年,华国锋最后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临走时高喊一句话,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2007年12月26日,北京空气中飘着丝丝寒意,86岁高龄的华国锋此时已十分虚弱,行动需要儿女搀扶,但在他坚持下,一家老小仍早早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准备参加毛主席114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他记得,上一次来到这里还是在一年前,当时自己也是在全家的搀扶下艰难前来,向伟大的领袖告别。而一年后的今天,自己是否还能有机会再次到访,心中隐隐作痛。

华国锋在门口下车,抱着对毛主席那份虔诚的崇敬之情,蹒跚着步入熟悉的纪念堂大门。

40年如一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变过,水晶棺中的那个人,依然神态安详、面色严肃。望着面前的画像,华国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内心涌起无尽的伤感与怀念。

他还记得,1976年那个雨夜,医生宣布毛主席去世的一刻,自己压抑已久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那一刻起,他与这位伟人之间最后的联系也就此结束。他再也见不到那睿智而慈祥的面容......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华国锋摇起轮椅来到前排座位。简短的致辞过后,领导同志为大会揭幕,下达了献花命令。

此时此刻,华国锋内心涌起的伤感和怀念达到了极点。他还记得,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正是毛主席身先士卒,带领人民走出长征;在国家最危难的关头,正是毛主席睿智果决、胸怀大局......

华国锋拄着拐杖,在医护人员搀扶下艰难站起,向前蹒跚几步,在毛主席画像前叩首鞠躬。他由衷地感激这位老人对自己和国家的恩情。正是毛主席一手提拔了自己;也正是在他指引下,自己才成长为接班人,为党和国家尽了绵薄之力。

眼前这个地方,见证了他与伟大领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望着面前的画像,华国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突然高声喊道:“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语毕,他深深弯下腰去,用尽全身的力气,向毛主席最终告别!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他突然而强烈的举动震撼。大家默默地站起,向画像鞠了三躬,向这位老人学习,向这位伟人致敬!在毛主席生前,他曾对华国锋说过“要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殷殷嘱托。如今,华国锋以自己的言行回报了毛主席的期许。

结束祭奠后,华国锋体力不支,只得坐回轮椅。临走时,他无比怀念地回望墓室内沉睡的毛主席,心中升腾起深沉的满足。这一刻,他明白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与恩师告别,但毛主席的精神永远是激励他奋斗的动力。

一年后,87岁高龄的华国锋与世长辞。他没有如愿见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但一生风风雨雨,忠诚不渝地跟随党,他功绩卓著,名垂千古。每每人们谈起他,都不禁对他的气节和节操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华国锋的一生,是身体力行践行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写照。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就是“在斗争中检查和改造自己,在工作中服务人民”。也正因此,他彻底放下个人名利,心甘情愿劳苦奋斗、舍生忘死。

1971年,党中央调华国锋到北京工作。随后,毛主席任命他为公安部长。两年后,华国锋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党的领导人行列。

周恩来总理去世后,华国锋又被毛主席任命为国务院代总理。几个月后,毛主席病逝。华国锋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为宾客送行。他火速离开宴会厅,赶往毛主席那里。

遗憾的是,他还是错过了见毛主席最后一面。这让华国锋难过不已......悲痛之下,华国锋紧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为了缅怀毛主席,华国锋在追悼会上出面致悼词,现场传来阵阵呜咽声,华国锋只说了一句话,就泣不成声,好不容易才将悼词读完。悼念之余,华国锋更加牢记毛主席生前的嘱托,时刻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挂在心上。

1978年新年期间,华国锋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唐山矿区视察。当地领导担心他的安全,建议他在上面远远看看就行,但华国锋坚持亲自下矿井了解工人们的工作情况。

这让大家既担忧又感动。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华国锋走进了采矿区,详细询问工人们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表达自己的关心。

(本文信息源来自于“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