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月8日召开的关键会议里,有一个词让舆论比较关注,就是“先立后破”。 原文是这

12月8日召开的关键会议里,有一个词让舆论比较关注,就是“先立后破”。 原文是这么说的“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那么要怎么理解这个“先立后破”呢。 我看到不少报道,是把这个“先立后破”跟2021年7月提到的“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给联系起来。 认为这个“先立后破”是特指“碳减排”领域。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这次的会议里,提到“先立后破”是用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而非特指碳减排领域。 其实,“先立后破”这个说法,最早并不是源于2021年7月的会议。 2018年就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说法,比较常见于机构改革领域的公文里。 先立后破的意思就是,要把新一套的东西先建立起来,再把旧的破除掉,不能新的还没有建立,旧的就先破除。 打个比方,我们辞职的时候,如果直接裸辞,再找工作,就是“破而后立”,如果先找好下家,再去辞职,就是“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除了广泛用于机构改革领域之外,在2018年就有把“先立后破”用于新能源领域。 当时也有提到,要把新的发展动能发展起来,让新能源形成规模效应后,再去逐步替代旧有的煤炭能源。 而不能,新能源的规模还达不到能对煤炭能源的有效替代情况下,就贸然把煤炭能源给大幅削减了。 2021年,因为出现过“运动式减碳”的乱象,再加上2021年外贸异常火热,制造业满负荷运转,诸多因素叠加下,导致2021年的限电问题比较严重。 所以,2021年7月,才有了“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的说法,是把“先立后破”明确用于了碳减排领域。 另外,2021年煤炭价格暴涨,再加上2021年9月出现风电骤降的现象,导致2021年9月辽宁省出现拉闸限电的事故。 在这之后,我们就更加重视能源领域的“先立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