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信用货币时代,其实是很难出现长期通缩,因为钱一直在印。 信用货币时代,通胀是长

在信用货币时代,其实是很难出现长期通缩,因为钱一直在印。 信用货币时代,通胀是长期趋势。 通常会把通胀率2%左右,视为温和通胀,代表经济比较健康发展。 如果通胀率超过3%,比如美国去年通胀率一度达到9%,那么就属于恶性通胀,代表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信用货币时代,只有温和通胀和恶性通胀,很难出现长期通缩。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拿日本举例。 确实,日本过去这十几年,是长期无限量化宽松,长期无限印钞,但通胀率却一直很低,处于长期通缩。 但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日本有庞大的海外资产规模,而且日本经历过90年代泡沫破裂,日本央行印钞的钱,一大部分是输出到海外,一大部分是在金融市场里空转沉淀。 而且,日本的经济体量过去这30年基本保持横盘,日本当前GDP,跟上世纪90年代是差不多的。 因为经济发展停滞,再加上日本财阀大量开拓海外市场,这让日本央行的无限印钞,基本没有流通到民众手里,才能让日本长期保持通缩。 但即使如此,日本长期保持通缩,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日本已经连续15个月通胀率高于3%,这已经超过正常2%的温和通胀区间,开始步入高通胀的过程。 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日本的海外资产也开始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这个在软银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然后,去年美联储激进加息后,让日元汇率大幅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胀,扭转了日本人对长期通缩的旧有预期,开始有通胀预期。 同时,日债价格大幅下跌,让日本央行不得不大量印钞购买日债,这也让日本央行无限印钞的钱,开始松动。 印钞太多,就会引发通胀,我认为这是从长期看必然的事情。 日本过去十几年无限印钞,在金融体系里沉淀了大量日元。 如果明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日本央行过去十几年无限印钞所积累的副作用,才会被集中爆发。 所以,并非无限印钞没有副作用,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