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为什么腾讯被大家认为是以“抄袭”起家的了。因为马化腾的人生哲学就是:后发制人,谋定后动。 根据《马化腾—先人一步》观点:马化腾认为只有后发才更有力量,而且后发的成本和风险要低很多,尤其是当腾讯具备了一定的平台优势之后,只有以后发的方式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当然,马化腾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不喜欢冒险。他曾经说过:“我们会做小的创新和尝试,但网游和电子商务等比较大的项目肯定要后发,后发可以研究哪些最适合我们发挥。比如我们觉得淘宝的方式能够发挥中国网民的人气,我们的电子商务就会倾向于它们的形式。” 在马化腾当初做邮箱的时候,他以为这个东西比较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就匆忙推出了这项业务,结果推出不久却发现用户不认可,为此他很快停掉了邮箱,最后表示自己都不愿意再去做第二次了。 正是因为做邮箱的失败,让马化腾认识到“谋定而后动”的重要意义。 至此,无论马化腾决定做什么,都首先考虑怎样将企业自身的学习周期和即将投入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协调,从而让整个计划在平稳当中慢慢推进。 比如在当初和马云的淘宝竞争时,腾讯和阿里巴巴几乎是同步进行研发,甚至为了规避风险还想和马云进行合作,只是由于马云不肯让出太多的股份,导致“二马”的联合付诸东流。 由于互联网发展和演变的速度很快,通常是在几个月间就会冒出一些新生事物,因此判断哪个是热点哪个不是就比较困难,所以任何可能性都始终存在。 在如此难以捉摸的变数之下,身为一家企业的领头人,马化腾不得不谨慎做事,因为一旦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惨重的,所以他越来越不愿意充当“先行者”,而是希望通过观察别人的表现来考量自己是否要跟进,并从他人身上汲取到优点,经过自己的改良和完善之后再推到市场中,从而形成强劲的品牌优势。 ——————————————————————— 那么问题是:究竟腾讯是将“抄袭”合理化,还是他压根就不是抄袭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