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停路边,车窗贴着两张缴费单,司机在车内已去世!初看很痛心,再看又无奈了,贴条时都不注意车里有没有人? 只不过这次和交警没有关系,车窗上贴的是停车缴费单,不是罚单。也就是说,贴单的是收费员,人家只管贴单收费,一般不会关注车里有没有人,只要车主不反对,收费员都是贴完就走。 看完新闻,真是惋惜又无奈,惋惜的是生命的逝去,无奈的是评论区里那些指责“交警贴条不顾车内情况”的人,以及贴缴费单的人只顾着贴单收钱,都不注意看车内的情况,就事论事,这里贴的是停车缴费单,和罚单完全是两码事,这不是为谁辩解的问题,而是实事求是。 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产生,创作者如何让自己产出的内容在茫茫信息流中脱颖而出,标题很重要,必须有爆点,能够激发潜在阅读者的兴趣,让他们点开阅读和评论。有时候创作者会使用一些带有引导性的词语,比如这个新闻标题里的“车窗贴着两张缴费单,司机在车内已去世”。 缴费单是罚单吗?不是,但是贴在车窗上,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违停罚单,明明是收费员贴的停车缴费单,但是这样的描述给人的感觉就是罚单了,新闻非常尊重事实,全文都没有提到交警二字,但是新闻评论区里大部分人在批评交警贴条不注意车内有没有人,已经完全跑题了,只有少数人指出贴的是缴费单,和交警没关系。 交警贴罚单的前提必然是车辆违法在先,只要车主在车上,通常是批评教育劝离,开走就行了。另一方面,现在有些车的隐私玻璃效果非常好,从侧面几乎看不到车里任何情况,除非是脸贴上去,不然还真不好发现车里有人。 我们作为普通人,每天都要接收海量的信息,在浏览这些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提高甄别能力,不能囫囵吞枣,评论时更要谨慎,轻则闹出笑话,重则触犯法律。#车窗贴两张缴费单车内司机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