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唯一力挽狂澜的,其实是他。
俄乌战争已经有近两年时间,这场残酷战争中,俄军多表现拉胯,几乎所有耀眼的将军们纷纷吃败仗,例如1小时22分突击基辅的胶合板大元帅,每天发射8万发炮弹的德沃尔尼科夫上将等等,全是酒囊饭袋。
按照正常的剧本推演,俄军在去年8月份于伊久姆-红利曼经受了史诗级的二战以来最大的溃败以后,战场上的主动权一步步被西方武装的乌克兰军队夺取。如果北约的支援和乌军装备的提升稳步进行,乌克兰本应该在今年7月的大反攻战役中推倒俄军的。
唯一力挽狂澜的,是苏洛维金大将。
苏洛维金做的三件事,挽救了俄军。
第一件事,是说服了俄罗斯决策层,让俄军主动从赫尔松第聂伯河右岸撤退。让那些艰难防御的俄军避免被乌军全歼。
第二件事,是出动战略轰炸机使用巡航导弹猛烈轰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第三件事,是用几个月时间在顿巴斯-扎波罗热修建了数百公里的复杂的纵深防线,这是一个绵延几百公里的复杂防御体系,里面构筑了大量反坦克壕沟,混凝土“龙牙”反坦克三角锥,鹿砦和障碍物,大量布设了地雷,然后以交通壕连接大型堑壕。 这一条根本不考虑进攻的复杂庞大的难以逾越的反坦克战线,就为了阻止获得了北约装甲武器援助的乌军机械化部队的大规模进攻。
事实证明,苏洛维金大将做对了,如果苏洛维金防线,俄军根本无力阻挡乌军装甲部队在扎波罗热的劈入作战,很可能会让乌军突破亚速海岸边,直至切断顿巴斯到克里米亚的陆桥联络。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就相当于俄罗斯战败了。
幸好,有了坚固防御体系,让乌军碰的头破血流,即使是背后的北约方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突破如此厚实的堑壕和反坦克地雷阵。
苏洛维金的落马,与瓦格纳叛乱的瓜葛只是一方面,其实与他主持的赫尔松大撤退有很大关系。
这次大规模撤军引发了俄高层的暗流涌动和各种甩锅,作为俄军在乌克兰前线总指挥的苏洛维金,他必须用更多的行动向外界证明,他作出的撤军决策是正确的,不然,他一定会成为某些事情的“替罪羊”。此后俄军再没取得过显著的战役胜利(苏洛维金无法指挥瓦格纳,于是全力挖战壕和埋地雷)。果然,刚过完2023年元旦,苏洛维金就下课了。
此前有人说,苏洛维金看面相是个狠角色,实际上他打仗一点都不狠,根本算不上名将。他只是用了一些笨办法挖战壕。
从头向后仔细地捋一遍,俄军真的要感谢苏洛维金。没有他的地雷阵,俄军可能已经哭昏过去八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