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跟团队斗,孰赢?
民众党是个“一人党”,所有的“智慧”都装在智商157的柯文哲脑袋里。
而国民党征召的候选人侯友宜,在柯文哲面前就是一个憨憨的形象。柯文哲常常嘲笑他面对观众提问要念稿子,柯文哲把围在侯友宜身边的人,马英九、朱立伦甚至韩国瑜、赵少康、金溥聪等人,称作侯友宜的“保姆”。
其实柯文哲嘲笑侯友宜的,恰恰是侯友宜的优势。柯文哲把这当成劣势,不知道是他的智商低还是高。柯文哲智商高不假,但他如果搞“武大郎开店”,那就智商低了。你组不成你自己强有力的团队,事事靠自己事必躬亲,还不把自己累死?人家国民党可以分兵派将,兵分几路,同时打几场战役,你民众党却只能靠柯文哲自己“力杀四门”,结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是选战的“短兵相接”,政策主张是柯文哲的强项,包括大数据治理、数字教育、双语教育、能源议题等,柯文哲可能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柯的雄辩口才,这得承认。同样的政策主张,柯文哲可以夸夸其谈,不用演讲稿就可以面对观众。而侯友宜可能真的需要稿子照本宣科,这些政策主张是他的团队集体智慧塑造出来的,侯友宜只能起到一个展示的作用,借他之口让观众知道而已。
但最重要的是,各自的政策主张需要落地。国民党的政策主张,可能相对容易落地,因为有人;而柯文哲的政治主张,靠民众党自己是很难落地的,柯文哲最需要其他党派的力量合作,实现他的政治主张。这就是民众党与国民党的区别。
这个时候,侯友宜与赵少康同时向柯文哲伸出了橄榄枝。侯友宜说他当选可以实现“联合政府”,践行柯文哲的一些政治主张,赵少康说在民意机构立委席次等方面可以与民众党合作。柯文哲如何接招?目前国民党已经掌握了选举的主动权,柯文哲只能被动接招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