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康克清哽咽着对朱德说:“儿子没抢救过来……前几天走了!”朱德眼眶瞬间就红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们不应该瞒我……” 朱德的儿子名叫朱琦,是朱德和第一任妻子肖菊芳之子。 朱琦的一生也颇为坎坷,不到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 当时朱德忙于革命事业,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后听从他人的建议又组建了家庭。 此后10多年,朱德南征北战,朱琦就跟着继母生活。 虽然日子清贫,但继母对朱琦视如己出,但在朱琦19岁时,他又被抓去当壮丁。 期间朱琦一直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世,所以才能一直平平安安。 一直到1937年8月,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地下党才找到朱琦并将他送到延安。 看到分别10多年的儿子,朱德红了眼眶,父子二人紧紧的拥抱到一起。 随后朱德让朱琦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朱琦也非常的争气,每天恶补文化知识。 毕业后,朱德安排朱琦上前线,当时很多人对这个安排持反对的意见,毕竟朱德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但朱德却说:“很多百姓也是只有一个儿子,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让他去吧!” 到了战场上,朱琦每次都冲在最前方,但在一次战斗中他腿部不幸受伤,不得不退出战场。 退居到后方的朱琦,依然努力工作,没有辜负党的培养。 其实凭借朱琦的资历,完全可以坐上更高的职位,但是建国后,他却选择了最缺人手的铁路部门。 朱德告诉儿子:“你没有学过技术,要从基层做起,更要虚心跟别人学习!” 朱琦牢记父亲的教诲,到了铁路部门后,他从最基层的练习生做起。 工作中的朱琦,勤勤恳恳,而且从和任何人提起自己的出身,同事们都不知道他竟然是朱老总的儿子。 经过努力,朱琦一步步从练习生、司炉、副司机,到最后的火车司机,儿子的成绩让朱德非常满意。 遗憾的是,1974年6月10日,朱琦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因离开的突然,他没有留下一句话。 考虑到朱德的身体,家里在十多天后,才告诉他这个噩耗。 唯一的儿子去世,让朱德很难过,可他还是说: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 不过,朱德对儿子还是有些愧疚的,虽然他是开国元勋,可从未给儿子谋过什么福利,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特有的精神品质! #人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