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400元的油画《父亲》当年轰动画坛,可是卖出去之后,涨价到了3亿,那个32岁的大学生罗中立表示,从不后悔400元卖出去,这是毕生最骄傲的作品。
罗中立从小就喜欢画画,他的父亲是一位工人,同时也是一位业余画者。罗中立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命运却让罗中立在高中毕业后来到了大巴山农村,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岁月。
在这段时间里,罗中立当过工人,但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对绘画的热爱。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罗中立再次燃起了对绘画的热情。
他走十几里的路,交上了自己的高考报名表,最终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
在大学里,罗中立努力学习,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一幅能够打动人心,反映社会现实的画作。然而,他却发现自己一直找不到创作的灵感。
直到有一天,罗中立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想起了父亲那张满是皱纹的脸,那双疲惫但却充满温暖的眼睛。
他突然意识到,他一直在寻找的创作灵感,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那就是他的父亲,以及那些和他父亲一样,默默耕耘的普通劳动者。
于是,罗中立开始寻找创作灵感。他回到了大巴山,找到了那位守粪的农民,以及那位老赤卫队员。
他们的脸,他们的眼神,都让罗中立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以及生命的顽强。
罗中立决定以这两位老人的形象为基础,创作出一幅描绘普通劳动者的画作。他开始动手绘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人们看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经过几天的努力,罗中立终于完成了他的画作。他将这幅画作命名为《父亲》,以此向他的父亲,以及所有的普通劳动者致敬。
这幅画作一经展出,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人们被画中那位满脸皱纹的老农民的坚韧和勇气所打动,纷纷表示这幅画作已经成为当代绘画史上的里程碑。
《父亲》这幅画作的成功,不仅让罗中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也成为了中国写实艺术的代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幅画作的价值也在不断上涨,成为了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罗中立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创作的力量。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也传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生活的真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