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人为什么选择了米莱# 以毒攻毒,死马当成活马医!阿根廷高人想炸掉央行,废除比索使用美元,鼓励私有化。 阿根廷已经失落太长时间了,20世纪初的时候,妥妥的发达国家,农业条件得天独厚,粮食大量出口,国家经济蒸蒸日上,1908年,阿根廷人均收入排世界第七,和美国并列为欧洲人移民的第一选择,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为“南美巴黎”。 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美欧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粮食需求激增,阿根廷被忽悠瘸了,错过工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只顾着种地养牛,成为欧洲重要的粮食供应地。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经济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抗风险能力就弱,1959年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欧美国家都无米下锅,阿根廷傻眼了,农产品出口减少,工业品进口增加,一加一减之下,阿根廷经济陷入危机,回过头想发展工业化的时候,先发优势已经没有了,缺钱缺技术,阿根廷工业化之路举步维艰,眼睁睁看着欧美国家掌控本国工业命脉。 二战以后,阿根廷没收了欧美国家一部分在阿资产,试图缓解经济压力,此举引发国际资本大批逃离,银行、工厂倒闭,各行各业更加萧条,无奈之下,阿根廷只能借钱度日,几十年翻不了身,债务包袱越来越重。 最新数据显示,阿根廷外汇储备已不足320亿美元,但是其外债规模在2022年底达2767亿美元,过去的12个月,阿根廷通胀率达到142.7%,是全球通胀最高的国家之一,阿根廷比索更是“一泻千里”,年初至今,官方汇率大跌了近50%,最近四年跌幅超过90%,一年换了三个经济部长。 经济学上挽救经济的常规疗法,阿根廷能用的都用了,经济部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最大债主IMF都无奈了,想不出更好的选择,只能不断借新还旧给阿根廷“续命”。 阿根廷人吃老本儿这么多年,早就受够了,既然常规的方法失效了,那就不按套路出牌,来个“崩溃疗法”,破而后立,说不定会有奇效,也为经济学界闯出一条新路,只不过代价实在太大,拿一个国家做试验,阿根廷输不起了,一旦失败,经济就彻底崩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