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越来越多国家建立本币互换协议,是美元霸权开始衰弱后,各国自发的正常行为结果。 各国跟我们的贸易,有越来越强的绕开美元的需要,我们要和越来越多国家建立本币贸易结算体系,那么自然就要推进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很重要基础。 我们鼓励外商来中国进口商品时,使用人民币来买中国商品,但这里主要问题是,之前海外人民币数量并不多,所以很多海外进口商手里没人民币,也找不到地方借,就很难用人民币来进口我们商品。 本币互换协议,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把大量人民币通过本币互换协议,按照固定汇率借给对方央行,然后对方央行就可以把人民币借给他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然后这些海外进口商,就可以跟自己国家的商业银行,直接借到人民币,就可以用这些人民币来跟我们进口商品,这是本币互换协议的最大用途。 据路透社17日报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持续发展,同时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崛起,使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其实这个贸易融资货币,跟我们和越来越多国家建立本币互换协议有关。 我们央行是一直鼓励人民币在境外更广泛使用,鼓励国内银行向国际企业发放贷款。 我们通过本币互换协议,把更多人民币通过贷款的方式输出到世界各国,让各国拥有的人民币更多,这样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才会更多。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海外人民币过少,是一个问题,但海外人民币过多,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容易让人民币汇率脱离我们掌控。 但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而非本币互换协议这个工具本身有问题。 事实上,我们跟每一个建立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都是会慎重根据对方和我们的双边贸易额,来确定一个互换额度,而非无限制互换。 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就能把利弊得失,尽量引导到对我们有利的局面。 凡事都得去辩证看待,而不能极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