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江淮传真 10月29日电(作者 赵国庆)他出身贫寒,父母早逝,孤苦无依,但自幼喜爱绘画,从未停止过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从放牛娃到矿山工人,再到蜚声江淮的画家,如此天壤之别的身份转换,见证了他跌宕起伏而又励志非凡的传奇人生。他,就是知名山水画家陶树军。
陶树军,伍师赐名艺,安徽滁州人,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1981年拜傅抱石入室弟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国画院著名画家伍霖生先生为师,专攻山水画。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大展并频频获奖,有多篇文章和100余幅美术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媒体。在人才济济的苏皖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位德艺双馨、知名度极高的金陵画派新生代传奇人物。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他不顾亲友反对,毅然把近几年来精心创作的10幅精品画捐资助学了。有人不可思议说他傻,一台“宝马”跑没了。他乐呵呵地说:“几幅画子算个啥啊!人要知道报恩哈,我从一个农村孤儿、放牛娃成为现在的一个小小画家,儿孙满堂,幸福滿滿,这全是国家和人民的教育培养的结果啊!没有国家和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哦。”
1947年,陶树军出生在原滁县琅琊乡一个贫瘠的小山村。他5岁丧母,8岁上学,14岁父亲去世,小学毕业便辍学成了孤儿,从此与牛为伍,过着与病魔和死神抗争的日子,多亏在当时政府及村民们呵护下,才得以大难不死。
虽然陶树军的童年历经苦难,但仿佛有生以来就有对美术一种特别的爱好和冲动。自当孤儿起,他白天骑牛横笛,放牧于山野,对沟壑树木、清泉石桥情有独钟,随时随地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涂画着眼前的山光水色;晚上睡卧牛棚,听着牛儿“沙沙”吃草声,遥望着星空,幻想着将来当一名画家,绘出家乡最新最美的图画。小小年纪便出手不凡,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称他为“小王冕”。
1970年,作为孤儿也是乖乖儿他,被众乡亲推荐招工进了安徽省琅琊山铜矿。火热的矿山生活更燃起了他的绘画激情,皖东秀丽的山水再次激活他的艺术细胞。他看书学习恶补文化,为矿山办画报栏,为工友们画画,节衣缩食订购相关美术书刊,观摩临摩书画作品,摸索前进,渐渐迈上绘画艺术的道路。
1981年,他久旱逢甘霖,拜识了决定他艺术人生的恩师——徐悲鸿的学生、傅抱石的入室弟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国画院著名画家伍霖生先生。伍老先生被陶树军的人品和身世及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所感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深感陶树军作画能学以致用,又能举一反三,是个可教之人。且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又是一个可交之人。因此,师徒二人,情同父子。一个诲人不倦地教,一个孜孜以求地学。从此,陶树军的技艺产生质的飞跃,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他成了伍老师的“编外研究生”。尽管如此,他仍谦虚谨慎不满足,以苦为乐泼丹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65天几乎手不释笔,还经常跋山涉水行千里路,创作写生。出门创作总是带煮鸡蛋、咸菜、锅巴。1991年5月去黄山写生,为节省经费,他只租件大衣在避风的山边睡了三夜。随后又到苏、锡、常,均是缩在墙角过夜,最后回到滁州,已身无分文。就这样,他用了只够去黄山的费用,却比别人多跑了几个城市。1995年,他把家里的过年猪卖了,又从亲戚家凑足900元就从滁州赶往巴蜀大地采风,整整20天,他未沾到荤腥。白天到景区写生,晚上乘夜车以节省住宿费。以后他到长城、长白山都是如此。朋友们劝他别找罪受,何苦呢!他说:“吃苦受累搞惯了,我不怕。承蒙大伙支持我,就怕画艺不能提高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伍老师、对不起矿山领导和工友。”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1996年,他的作品入选中国美协首届“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2000年,《富春江畔》荣获南京区域十九地市美术书法作品联展铜奖;同年,《蜀山烟岚》又入选中国美协“民族魂·国土情”中国书画作品展。其它作品如《黄山松云》《群峰竞秀》等陆续发表或入选《20世纪中华花苑掇英》画册,以及荣宝斋《首届环渤海美术书法作品集》等。尤其是近几年,又有9幅作品在国内外美展、大赛中获奖,近百幅作品在各类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亮相。当代画坛大家亚明先生评陶树军作品:“得霖生真传,有抱石遗韵。”钱松嵒说:“画的很好,有新金陵画派精神。”傅二石说:“笔淡意浓,境生象外。”傅小石则评:“用笔用墨,有家父遗风。”
饮水思源,从孤儿到画家的陶树军先生,尽管功成名就了,但始终低调做人,无范儿无作派,不懂画坛“江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质本色不改,他现在还住在几十年前的老地方。牛是没有了,但乡亲们还在,情感愈发深厚了。他免费培养农家子弟学画画,常把自己的童年和生活经历,告诉身边孩子们,教育勉励他们要自强不息、刻苦人生、勤奋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报效社会。【编发:刘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