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弥赛亚主义本身,并没有阐明犹太人到底能不能主动去建立以色列国。 所以,在“释经”

弥赛亚主义本身,并没有阐明犹太人到底能不能主动去建立以色列国。 所以,在“释经”这个环节,就给犹太人的“释经”集团严重的分歧空间。 在犹太人弱势的时候,比如被罗马帝国屠杀镇压,那么犹太人的“释经”集团就会把弥赛亚主义往消极方向去解释,衍生出流散政治。 但犹太人开始强势时,犹太人骨子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种族主义,就会把“弥赛亚主义”往积极方向去解释,就衍生出犹太复国主义。 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兴起,而善于金融掠夺的犹太人就如鱼得水,让犹太资本越发壮大。 一战前,犹太资本通过金融和传媒,对欧洲有极大影响,当时德国就被掠夺得很惨。 同时,大量犹太人就移民到美国,开始寄居到美国民主党身上。 随着犹太资本的壮大,在这个过程里,犹太人自然也会有野心家出现,谋求以色列建国。 但上千年的流散生涯,也让大多数犹太人习惯了流散模式,所以一开始多数犹太人对以色列建国并不热衷,甚至不少犹太人反对以色列建国,认为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建国,否则会招来灾难。 当时,犹太人大致可以分为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无派别。 其中改革派和无派别加起来占了大多数,是犹太资本的主体,在100年前寄居到美国民主党身上,现在基本都定居在美国。 改革派习惯了长期流散模式,对于以色列建国并没有兴趣,但也不会强烈反对。 正统派是强烈反对以色列建国,认为这会招来灾难。 保守派则是狂热推行犹太复国主义。 但100年前,保守派本来占比并不多。 不过,关键的转折点,在于二战。 二战的大屠杀,让更多的犹太人认为,需要有一个国家和军队来保护自己。 于是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达到一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里,已经寄居到美国民主党的犹太资本,跟美国本土资本、美国新教支持的共和党,达成了建立以色列的共识。 于是,美国两党才会全力去推动以色列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