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日本史》作者:张宏杰
《简读日本史》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老师。他被誉为“超会讲历史的人”,能把一部学术著作写得跌宕起伏、趣味丛生,以至于作家莫言都赞叹说,他的笔法“冷静细致”,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新鲜而又迷人。
关于这本书的选题,曾有人问道:“书店里各种版本的《日本史》那么多了,你为什么还要凑热闹再写一本呢?”的确,提到日本大家多少都会有话说,日本动漫、日本游戏、日本歌曲,再远点还有《地雷战》《地道战》等抗日剧,很多人还知道黑船事件、明治维新,等等。
但在张宏杰老师看来,光了解这些日本文化现象和历史事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了解现象和事件背后的原因,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而他这本书要写的,就是“所以然”,就是由现象和事件构成的历史长河之下那稳定不变的河床,是现象和事件反映出的亘古人性。
这也正是张宏杰老师的治史风格——跳出单个历史事件、单点历史现象的局限,梳理埋于其下的脉络规律;透过表层事件与现象的“变”,观测一个民族文化内核和国民特性的“不变”,如此这般才能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历史底盘与精神世界,才能真正认清我们这个邻居。
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日本人到底从哪儿来
这本书讲的是日本历史,而历史的最早源头就是神话故事。日本有本古老的官方史书叫《古事记》,记载了日本的“创世”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世界还是一片汪洋,众神则住在天上的“高天原”,一天他们心血来潮,决定派两个兄妹神下界,去创造一片陆地。
这对兄妹飞临地面,把手中长矛插入汪洋,用力搅拌后提起。此时矛尖的泥水缓缓滴落,凝聚成一个小海岛。兄妹两人降落在上面,开始结婚生子。但他们生下的并不是人类,而是山、海、风等诸神和日本列岛。也就是说,在神话的语境中,日本列岛是这对兄妹神一个个生出来的。
后来妹妹神发生意外死掉了,哥哥神在悲痛之余,独自从左眼生出了天照大神,也就是太阳神,从右眼生出月读神,也就是月亮神。这个天照大神,就是日本天皇的祖先,所以日本皇室一直被视为神的后裔,而天皇则被视为“现人神”,也就是活在现世的神。
但是,天照大神出生后并没有直接统治日本,而是回到天上继续作神仙。很久之后她的一个后代下凡来玩,吃多了人间的米饭和生鱼片,失去了神力,只好委委屈屈地留在凡间,当上了大和王朝的第一代天皇,也就是神武天皇。这一年是公元前660年,中国春秋争霸的时期。
这就是日本的“创世”故事,但显然并非历史真相。那么,日本人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据人类学家分析,在古时候日本列岛与大陆是相连的,大陆上的人在打猎时跟着动物,不知不觉来到岛上;后来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海水隔开,这批移民就留在了岛上,成了最早一批日本人。
还有专家考证说,早期的日本人还有可能来自于中国的南方,他们先乘船抵达冲绳,然后继续来到日本列岛。这是因为日本文化与江南地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比如纳豆、糯米、鱼裹饭、草履、木屐、干栏式建筑,等等。
不管来自哪里,最早的日本人和大陆的发展水平几乎同步。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日本某处遗址发现了碎陶片,经碳十四测定这是人类最早的陶器之一,说明日本文明一度领先。因为这些碎陶片上有着绳子压制的花纹,所以历史学家称日本这段时期为“绳纹时代”。
但很快双方情势就发生了逆转。大陆上的人类先后发明了农业、青铜器和铁器。这些新发明在欧亚大陆上迅速传播,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兴起。但因为日本早已被大海隔开,海岛上的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几千年过去了,他们安安静静地待在“绳纹时代”,毫无突破。
直到中国进入秦汉时代,大陆文明的光辉才通过移民,重新辐射到了日本。《三国志·东夷传》记载道:“陈胜等起,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就是说在秦汉易代的战乱中,很多中国人逃到了朝鲜半岛,其中有一部分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来到了日本。
依赖这些移民带来的新技术,日本很快从绳纹时代进入了“弥生时代”,而这也标志着日本经历了第一次跳跃式发展,从原始社会一跃进入了农业社会。而在人种上,当地土著,也就是绳纹人和这些来自于大陆的新移民开始联姻,成为了今天大部分日本人的祖先。
等到公元四五世纪时,因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又有很多中国移民经由朝鲜半岛到达日本。有些人自称是秦始皇的后裔,后来成为日本的“秦氏”;有些自称是汉代皇族后裔,成为日本的“东汉氏”和“西文氏”。他们被统称为“渡来人”,推动日本快速汉化。
就在同一时期,天皇决定整顿本国混乱的贵族体系。为什么说混乱呢?当时不止天皇家族称自家有神性,很多贵族也说自己的祖先是神灵,有的追溯得比天皇家族还久远,直接威胁到了天皇家族的统治。
于是天皇组织了一次“探汤大会”,让大家把手伸进开水锅里,谁能安然无恙,就说明谁是贵族的后代,得到了祖先的护佑。经过这一次的整顿后,天皇下令把贵族分成了三类,一类叫“皇别”,即皇室的后代;一类叫“神别”,就是其它神灵的后裔;最后一类叫“诸蕃”,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新移民。他们携先进的技术、文化,很多发展成为根深叶茂的世家豪族。
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尽管移民的到来让日本从原始社会一跃进入了农业社会,但和大陆文明相比,它仍然低了好几个段位。比如说在东晋时期,日本人还不会做衣服,他们习惯于在整块布中间剪个口子,往脖子上一套就算衣服了。后来跟着中国,他们才学会了养蚕织绸,制作像样的衣服。
除了跟移民学习,日本还通过朝鲜这个“桥头堡”,接受大陆文明的辐射。比如,拿铁器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人都不会开采铁矿,所以只能依赖朝鲜的铁资源做兵器。正因如此,日本早期的国家组织——大和国从一建国就对朝鲜垂涎三尺,多次出兵掠夺当地的矿产资源和工匠,以至国势也蒸蒸日上。
等到了7世纪时,朝鲜半岛分裂为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个国家。其中新罗与唐朝建立联盟,组织了一支联军攻打百济。后者节节败退,最后无奈向大和国求援。公元663年,中日两国在朝鲜的白江口,也就是今天韩国锦江的入海口遭遇,展开一场激烈海战,日本输了。
经过这场硬仗,日本这才发现了唐朝的强大,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技术,都是自己无法比拟的。但日本这个民族有个特点,就是拎得清,只要认准你厉害、比他强,他就会死心塌地向你学习。于是日本开始派出大量人员留学,向大唐全面学习并照搬其制度,史称“大化改新”。
在白江口海战之前,日本也曾派过遣唐使,不过每次最多两条船,人数介乎一二百人之间。等到海战后,日本把遣唐使的规模扩大到了每次四条船,人数也增到200-600人之间。之所以派这么多人,是因为遣唐使的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近乎50%。
那为什么遣唐使的死亡率会这么高呢?我们拿晁衡回国的经历来说明。晁衡是名日本留学生,当年历经千难万险才来到唐朝,多年后因思乡决定回国。结果他乘船出海不久就遇到风暴,杳无音讯。人们误传他落水溺死,诗人李白写诗悼念:“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幸运的是,晁衡所在的那艘船并没有沉,而是被风暴吹到了越南附近。但登陆后,他们却遇到了当地的土人,除了晁衡在内的十余人,全船一百七十余人均惨遭杀害。最后晁衡辗转返回了长安,并死在那里,终年72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外交使命,遣唐使团会集中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多方面最优秀的人才。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可见日本人为了学习先进文明,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事实证明,这种代价是值得的。这些遣唐使回国后,开始全面改造日本社会,核心就是抬高天皇的权威,强化皇室的权力。此前的日本还处于类似商周的分封制时期,天皇只是一个封地略大点的王,还经常被权臣架空;但改新之后,天皇的地位被抬得比中国皇帝还高。
大化改新之后,天皇们在诏书中公开称自己为“明神御宇”。所谓“明神”,意思就是“现世神”。“明神御宇”就是“现世神治国”。之后天皇更是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定“天皇是神”,确立了天皇独一无二的无上权威,并建立起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
此外,日本还模仿唐朝的法律典籍,把大化改新以来发布的诏书编纂整理成法典,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部成文法;还有,日本还参照唐朝的首都长安,营造了新的首都平城京。尽管规模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小,但细节方面抄得一丝不苟,就连朱雀大街等街名都照抄不误。
通过这些改革,日本终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也顺利地进入了“律令”时代。一切看似都变得非常美好:天皇掌控全局,并真正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贵族权臣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文化发达,放眼四顾,一片欣欣向荣。
可惜这样的美好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百余年后就彻底崩溃。大一统的集权体制失效了,土地和人口又被掌控在了大大小小的豪族手中;新的权臣轮番出现,天皇也再次被架空。如果说大化改新把日本从商周强推到了隋唐,那么百年后的日本,则又回到了南北朝时期。
天皇与权臣的权力博弈
那么,大化改新为什么会失败呢?答案就是因为日本想从商周一步跨越到隋唐,跨度太大,无论政治、经济、社会因素都没法给予支持,所以难免会走样。比如,唐朝通过科举制度打破了阶层固化,但这套制度被移植到日本后,却变成了局限在贵族小圈子里的新游戏。
我们知道在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选官时实行九品中正制,就是政府设立中正官,对人才的才学德行进行品评并选拔。但这些标准都是软性的,中正官出自豪门大族,倾向于选拔自己人,所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豪族”,名门望族的势力大涨,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等隋唐建立后,政府开始限制门阀大族的势力,于是开启科举制度,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靠“读书改变命运”,书读得好也能做官。日本借鉴这套制度建立了贡举制,也设立了大学、国学等学校,定期举行“贡举考试”,而且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几乎完全抄自唐朝。
但这种相似只是表面,从骨子里讲两套制度大不相同。在日本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入大学、国学,而贡举考试只在学校里进行。这意味着平民百姓的孩子连学校大门都没法进去,就更别说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了。可以说贡举不是科举,更像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
事实上,即便天皇想要推行“科举制”,在当时的社会中也不现实。我们前面讲过,日本有三类贵族,一类是天皇的后代,一类是所谓其它神灵的后代,还有一类是所谓的秦皇、汉祖的后代。这意味着贵族之所以贵,靠的不是能力、品德甚至功劳,而在于出身。
我们知道能力、品德、功劳可以靠后天努力获得,但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因此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有阶层流动的机会。而且日本还实行荫位制,即高官的子孙可以自动得到父辈的职位,把官职变成了自家的囊中物。也就是说,宰相的儿子自然是宰相,将军的孙子也自然是将军。
所以大化改新虽然把旧权臣给打压下去了,但只要这套贵族体制的土壤不改变,新的权臣又会层出不穷,再次把天皇架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天皇和权臣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史。为了斗倒老的权臣,天皇开始支持新兴的政治力量,比如说武士集团。
但是,前门驱走虎,后门就会进狼,新兴的武士集团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很快就变成了新的权臣。1192年,武士团的首领源赖朝以老家镰仓为大本营,建立了将军幕府,开启了日本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倒下后,又有室町幕府、江户幕府出现,一共持续了近700年。
在幕府出现之前,天皇虽然大被权臣架空,但是毕竟处在权力争夺的中心,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用处。但到了幕府时代,天皇就被撇在一边,无人理睬了。而且,皇室的领地也被夺走,害得天皇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不得不出卖一些荣誉性官职来维持开支。
比如,1500年后柏原天皇登基,他连即位大典的钱都凑不齐,向幕府将军和将军手下的大名求助,还遭到人家的白眼相待。直到登基21年后,满头华发的后柏原天皇才依靠一些寺庙的捐赠完成了这一礼仪。当时的天皇为了能赚点润笔费养家,甚至会给大名和寺院抄写佛教经文。
等江户幕府建立后,皇室终于有了一笔固定收入,尽管微薄得还不及一个普通大名,但毕竟解决了吃饭问题。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此后天皇事事都要听命于幕府,并接受后者制定的严苛规范,比如不能闲谈,不能饲养宠物,不能踢球,看戏也得有节制。
直到明治天皇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853年,事情才有了转机。这一年的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四艘铁甲舰驶入了日本的江户湾,要求日本开放通商口岸。这四艘庞大的铁舰,让日本人直观地感受到了西方国家武力的强大,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侵略压力。
江川幕府对美国的应对之道,让一些大名和底层武士对其治国能力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日本需要另一个能团结大家的中心,那就是天皇。于是,各藩府中有人开始喊出“尊王”的口号,并发起了倒幕运动。1868年长达近700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日本进入了新的时代。
同样是在1868年,16岁的明治天皇即位,并公布了《五条誓文》,宣布进行维新,这就是明治维新。此后,日本顺利地走上了近代化的富强之路。但伴随着国力的上升,日本也陷入了军国主义的狂热,在第二次大战中沦落为战败国。之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并敦促日本以立宪的方式限制天皇的权力,使之仅仅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被保留了下来………
看向历史的最深处
好了,讲到这里,《简读日本史》的精华版内容我们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讲到了日本这个民族在遇到先进的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如何通过“拿来主义”,推动整个国家跳跃式发展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拿来”以及强行糅合,让日本的文化现象中呈现出了多元、复杂、矛盾的一面。
有学者认为日本文化就像化石层积岩一样,是多层文化的叠加。第一层叫“绳魂弥才”。其中的“弥”指的是“弥生时代”,就是从中国大陆输入的农业文明。意思是说,东汉时期日本从大陆学习农业技术,同时仍坚持自己的本土文化,也就是原始的绳纹时代形成的“绳魂”。
等到大和国发展起来后,日本的文化内核也由“绳魂”演变为“和魂”。这第二层文化沉积被称“和魂汉才”,也就是大化改新,表面看日本全力推进“唐化”,但骨子里坚持的仍是“日本特色”。换句话说,大化改新吸收的只是唐朝的“术”,而内核的“道”仍然是日本自己的“和魂”。
而明治维新时的“和魂洋才”则是第三层文化沉积。所谓和魂洋才,是说日本只接受了西洋科学中的实用知识和应用技术,至于道德文化层面则是日本既有的武士道精神。尽管时至今日整个武士阶层都已经消亡,但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乃至职场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浓浓的武士道精神。
或许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让人无法看懂的原因,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所言:“这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我们要像剥洋葱一样,剥去表层的“欧美色彩”,剥去下一层的汉唐风格,最后看到它骨子里不变的“魂”,如此才能真正认识它、理解它、看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