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如何防护#论道岐黄##国医的精诚力量##中医式生活#
【定义】
孕妇在产后以腰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可表现为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
【文献背书】
《女科医则玄要》云“女人之肾,胞脉所系,产后血下过多,则胞脉虚,胞脉虚则肾气虚,故令腰痛”。
【西医说】
产后腰痛多由妊娠期间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脊柱不稳定导致。身体通过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持续收缩对抗这种改变,易造成相关肌肉韧带疲劳损伤,或产后久卧、久坐、不正确的喂养姿势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或夜间喂养不当。
【中医机理】
腰背部劳损,受凉,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一般将产后腰痛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肾亏血虚、寒湿阻络、瘀血留滞等。
【中医治法】
治法有所不同,目前没有非常恰当的中成药。由于产后需要哺乳,有些产妇对口服药物有所顾忌。但不是只有口服才可以治疗腰痛。
1.针刺与艾灸
针刺和艾灸结合,止痛效率较高。
艾灸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取穴如下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肠俞(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采用悬灸法,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2cm~3cm,每穴灸5~10分钟或以皮肤感觉温热、不烫为宜。
2.中药外用
根据医师的处方,将药物加热,采用熥法,热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