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特别国债的事情有很多人关注。 其实这个利好,更多是市场解读出来的,是舆论炒作出来的,并非一个实质性的大利好。 我们当前每年的专项债都至少超过3万亿元,去年发行的地方债是超过7万亿元规模。 以当前中国的经济体量,2008年的4万亿放到现在,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更别说只是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了。 另外,这次特别国债虽然名义上说法是“将全部用于地方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但因为是全部转移支付给地方,而且不用地方还,客观结果来说,是能起到缓解地方债压力的效果。 因为如果没有这1万亿,那么地方在“防灾减灾救灾”就得花地方财政,现在多了这1万亿,地方财政压力就会减小,地方债压力也会减小。 这个“不用还”是指地方不用还,但国家是要还的。 说白了,就是国家跟市场借了一笔钱,然后再把这笔钱交给地方,等于国家帮地方承担了一部分债务。 也就是,地方一部分债务,转移到国家。 我们当前国债占GDP比值还是比较低的,目前我们国债占GDP比值是77%。 相比之下,美国的国债占GDP比值是129%。 日本的国债占GDP比值是264%。 所以,大家并不需要担心地方债问题,所谓“秋天的震撼”自然不会出现。 国家要解决地方债问题,其实办法还是有很多,政策空间仍然很大。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不给地方兜底,就是为了避免地方养成路径依赖,要让有地方债问题的地方吸取教训。 但真到了事情有爆发危机的风险时,国家该出手时也会出现。 这次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规模其实并不大,所以实际影响不大,更多是象征意义比较大,背后更大影响在于,国家对于地方债问题的态度。 之前因为地方债压力,市场不是太有信心。 所以这次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更多还是解决信心层面的问题。 但因为这个利好程度对股市其实还是比较有限,因为又不是有1万亿资金直接进入股市,所以对于这个消息,大家也不用看外面过度解读为又要大放水之类的。 虽然国家表态了,但也还是比较节制,说是今年转移给地方5000亿,明年再转5000亿,并不是那种无节制的去给地方兜底的态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