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清末民初,一个名叫王梦惺的孝子,留下了这张老照片,他们家祖籍辽阳,世代以孝闻名。 王梦惺从小就非常孝顺,对父母百依百顺,关爱有加。1908年,他的母亲韩氏病故,葬在了长春郊区。后来,王梦惺跟着父亲回到老家,父亲很快也病逝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他决定将母亲的遗骸迁回老家与父亲合葬。 当王梦惺打开母亲的棺材时,发现坟边三棵榆树的树根已将棺椁紧绕。见到此状,王梦惺深感自己的失奉之责,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他决定为母亲守坟。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王梦惺在坟墓旁边搭了一个小棚子,日夜守护着母亲的遗骸。在这里,王梦惺一待就是一年多。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王梦惺后来身患疾病死去。 老百姓们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将他葬在了他母亲的坟墓旁边,并立了牌楼,命名为“老道观”,也称“孝子坟”。 这座“孝子坟”,是人们对孝子王梦惺的缅怀和敬仰。他的事迹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孝顺的重要性和尽孝的美德。至今,“孝子坟”依然矗立在那里,见证着这位孝子的忠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