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扫荡时抓了三名“少妇”并交给一77岁老汉看守。谁知,就在日军看守打盹时,老汉一把抢过他的刺刀,朝着敌人脑袋就砍了下去.... 老汉名叫李定六,虽然出身于贫寒之家,可她自幼学习武术。 李定六不但练得一身好武艺,还非常有侠义之心,经常帮当地百姓惩奸除恶,深受当地百姓们的爱戴和尊重。 抗战爆发后,李定六本想投身抗日,可因为年事已高,他怕连累部队,于是就对儿子说:“国难当头,我不能去杀日本鬼子,但你年轻,应该参军报国!” 儿子也继承了李定六的家国情怀,果断报名参军。 离家那天,儿子向李定六磕头告别,李定六知道战争的残酷,但他还是叮嘱儿子:“日寇一日不除,我儿一天不要回家!” 儿子走后,李定六也经常帮路过的八路军做事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抗战出一份力。 到了1944年,抗战已经接近尾声,此时的日军却不认输,更加疯狂地开始到处扫荡。 那天,一队日本兵来到了李定六的家乡,不但抢劫村民的东西,还抓了三名年轻的“少妇”。 因日军还要继续扫荡,就安排一名日本兵留下来看守“少妇”,同时命令李定六辅助这个日本兵。 虽然心里痛恨日军,但表面上李定六却笑呵呵地说:“太君,请放心!” 待其他日军走后,李定六开始研究如何救人。 他决定先稳住那个日本兵,于是又给端茶又给倒水,趁着日本兵不注意,李定六还悄悄告诉少妇们:“一会见机行事!” 日本兵见李定年纪大了,又对自己阿谀奉承,也就放松了警惕,还跑去睡觉。 看着日军开始打盹,李定六上前就抢过了敌人的刺刀,随后朝着脑袋砍下去。 日军当场丧命,李定六赶紧放了少妇们,并告诉她们去后山,因为担心自己走路慢,李定六不顾少妇们的劝说,坚持留下来。 然而,少妇们撤离后不久,日军就返回了村子,当他们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士兵时,气到咬牙切齿。 此时李定六本想从小道撤离,可因为行动不便,还是被日军追上了。 拿着刺刀李定六一点不畏惧,开始和日军拼命。 在砍伤两个日本兵后,李定六被日军残忍杀害,日军为了发恨,竟然在他的遗体上连刺十几刀。 日军撤离后,幸存的村民来为老人家收尸。 看着他血肉模糊的尸体,大家都落下了眼泪。 在他的墓碑上,村民们刻上了:抗日英雄。 #人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