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培养了我,但我还是要留在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这是上海首位高考状元、公费留学生、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袁钧瑛说过的一段话…… 出生于1955年的袁钧瑛,是上海人,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化学家,父母都是教授。 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袁钧瑛,自幼就展现出了聪颖好学的一面,读书后的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9年,优秀的袁钧瑛成为上海高考状元成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 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的袁均瑛,顺利考入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前途一片光明。 进入工作岗位的袁钧瑛,凭借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她还拿到了公派去美国留学的名额。 离开祖国前,袁钧瑛信誓旦旦地保证,到了国外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回国效力。 袁钧瑛也是说到做到,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后的她,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科研实验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7年的努力,袁钧瑛拿到了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学位。 但袁钧瑛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又进入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之后十年,袁钧瑛进步飞快,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她也自然地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精英,并被聘任为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 此时她已出国近20年,当年和她一起出国的留学生大多数都已回到国内,其父母和之前的领导也希望她尽快回归。 但就在这时,哈佛大学再次向袁均瑛抛来了橄榄枝,就是升任她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这自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袁均瑛笨人也很高兴,可很快她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果答应了哈佛大学,就必须改成美国国籍。 父母都不支持她改国籍,袁均瑛自己也很犹豫,可最终她还是选择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 袁均瑛认为,科学研究大于一切,而且,科学没有国界,不管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国籍,都是在为全人类服务。 就这样,曾经承诺回国效力的袁均瑛,最终留在了美国。 对于自己的选择,袁均瑛给出的理由是,美国科研环境相对比较轻松,更适合自己专心搞实验。 当然,虽然留在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但袁均瑛也经常回国演讲,也为祖国培养了该领域的一些人才。 不过,对于袁均瑛的选择,很多国人还是无法接受。 虽然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家的。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人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