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生产主要以木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玉米秆、米糠、麦麸、甘蔗渣等农林副产物为原料,生产优质美味的菌类健康食品,在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食用菌生产面临着栽培种质严重不足,阔叶树栽培原料短缺、质量安全风险增加、劳动强度偏大、机械化程度偏低等问题。
本技术以香菇、黑木耳、平菇、毛木耳等主栽食用菌为研究对象,从优良品种推广、新型栽培基质开发利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实现食用菌产业升级。

技术要点:
1、主栽食用菌新型栽培原料替代及配方新技术
以玉米秆、稻草、玉米芯等农业副产物部分替代木屑,用作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采用粉碎、堆制发酵、碱化、高温、制粒等技术,对玉米秆、稻草、玉米芯等农业副产物进行预处理,再与其他栽培原辅料进行科学配方,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减少食用菌产业对林木资源的过度依赖。

2、主栽食用菌重金属镉污染新技术
在明确香菇子实体重金属镉污染来源于培养料的基础上,以原料镉含量限定值设置和检测为基础,提高栽培料配方中石膏比例,通过改变菌丝对重金属吸附的外界环境,抑制香菇对重金属的吸附和累积,达到控制香菇重金属镉污染的目标。

3.主栽食用菌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控新技术
以菌袋控温发菌、覆土无害化处理、抗病品种选育推广和棚室结构改造等管理措施为主,结合植物源消毒剂使用,建立毛木耳油疤病、香菇菌棒腐烂病、平菇黄斑病、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实现产品零农药污染。

4.主栽食用菌轻简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新技术
包括成套机械化拌料、装袋、灭菌和接种的香菇菌棒专业化生产新工艺,以保水膜免套袋免割袋生产技术为主,实现袋栽香菇轻简化机械化生产,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制棒生产,大幅度减少用工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5.主栽食用菌杂交亲本和优良杂交子快速筛选技术
开发ISSR或Indel等栽培菌株鉴别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优良菌株、杂交亲本和优良杂交子筛选。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分子标记方法相结合,开发了食用菌优良杂交亲本选择和优良杂交子预测技术;采用培养特性、农艺性状与商品性状等综合评价,结合DNA多态性分析,筛选或系统选育优良菌株,建立了优良杂交子鉴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