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检察官齐聚昆明,事关中国与联合国的“二十年之约”

简划 2019-11-20 17:47:47

【编辑/郝佳 统筹/刘姝蓉】中、巴、英、澳、荷等多国检察官18日齐聚昆明,共赴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分享了中方在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领域的积极成果,同时也指出面临的严峻挑战。大白新闻注意到,今年2月,韩正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强调了对这一重要工作的具体部署。据了解,我国于2011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同年制定了为期20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去年3月,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江西成立,进一步体现着我国以法治捍卫生态环境的决心。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 资料图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多国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韩正今年开会部署

这次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和欧洲环保协会共同主办,涉及自然保护地的司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和公众参与、环境损害预防与修复等数项议题。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法治成果。他表示,中国自2017年正式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2年间立案生态环境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18012件,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自然林地321万亩,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4.5亿元人民币。

不过,张雪樵指出,中国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依然严峻,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还没未得到根本遏制。

大白新闻注意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句话亦出现在今年初国务院的谈话中。

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他指出,虽然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韩正还在会上提出了四点具体部署: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严肃查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加强自然遗传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生物多样性基础监测和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动工作,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法可依。

中国的“二十年计划”与“十年行动”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去年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列举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包括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等。

补一个背景。

2011年,联合国大会把2011-2020年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同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这个战略计划期限为20年。

2012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之后,我国还深入开展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在动植物、生态保护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明年东道主,将交出怎样“中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在昆明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届时在国际社会的聚焦下,也是展现 “十年中国方案”践行成果的最佳时机。

今年“两会”期间,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以及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进展。他说,我国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了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这就意味着,我国已提前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

他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落地中国,充分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和成效的肯定。

同时,加强对破坏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监督执法,也是我国近两年重点实施的方向。目前云南、湖北等多地相应出台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条例,建立起全面的保护体系。

比如,云南省政府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开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先河。

2018年3月,由江西三级人民法院共创的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江西成立。

今年7月30日,“西双版纳州检察院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基地”也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勐养子保护区挂牌。检察机关将充分运用监督管护职能,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守门员”。【资料来源:中新网、新华社、环境保护部网站、经济日报、中国政府网等】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