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知识分子往往是靠不住的。明朝末年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望风而降,一没有能力二没廉耻,对国家和同胞更没有一点点的责任感。
在明朝末年最后,真正坚持抵抗到最后的都是原来的农民起义军和海盗,也就是大顺军李自成旧部,大西朝张献忠旧部和郑成功集团。
明朝的知识分子很多人都是浮躁低能而且好空谈,自以为读了两篇似是而非的格言经典就无所不能。一个个的都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党同伐异,沉迷于内斗。对自己承担的责任义务则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说直接一点就是键盘侠。
在明朝末年除了少部分知识分子,大多数知识分子在面对朝代鼎革的剧变时,更倾向于从生计之虑出发,作出适应性的选择,进而产生对新政权的认同。都着急去参加清朝开科取士了。
因此,当清军抓到南明皇帝弘光进城的时候,场面是:“丙午,(弘光)帝乘无幔小轝入城,首蒙缁素帕,身衣蓝布袍,以油箑掩面,两妃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有投瓦砾者。……帝嘻笑自若,但问马士英奸臣何处尔。”
后来,江南老百姓起来反抗清朝,并不是忠于大明皇帝,而是因为剃发,剃发就意味着“不忍受辱”和“不忍沦为夷狄”。那就必须要反抗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