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第一功臣! 近代,水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出现是朝鲜移民传播水稻种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第一功臣! 近代,水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出现是朝鲜移民传播水稻种植的结果。 朝鲜农民最早于1848年在吉林省浑江流域试种水稻获得成功。 1861年,丹东的三道浪头的朝鲜农民也种植了水稻。 1875年,辽宁桓仁县的朝鲜农民在开垦的沼泽地内成功种植水稻。 1877年,延边地区开始种植水稻。 随着水田的开发,朝鲜农民开凿出一条条的水渠,使东北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迅速发展起来。 1906年6月,延吉县14名朝鲜农民开挖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垧水田,这是延边最早的灌溉工程。 1914年3月3日,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旨在开垦东北土地的《国有荒地承垦条例》。同年,奉天省成立水利局招募朝鲜移民在沈阳附近引浑河水开垦水田。 1916年,吉林省长公署将延吉道归化朝鲜人郑安立条陈水田种植说明书呈报给国民政府农商部,得到农商部的认可。之后,吉林省开始推广水田种植,汉族农民为学习种稻技术开始雇佣擅长种水稻的朝鲜移民 1917年,穆棱地区的朝鲜农民成功试种日本的早稻品种“小田代”。解决了无霜期短等水稻栽培的技术问题,使水稻种植迅速扩展到牡丹江、穆棱河和蚂蚁河一带。 1921-1928年,东北地区的水田面积从4.8万公顷扩大到12.5万公顷,其中80%以上由朝鲜农民开垦或耕作。 1933年,朝鲜农民在北纬50度15分黑龙江沿岸的爱辉、逊克一带种植水稻获得成功,打破世界在北纬50度以北种植水稻的先例。 1934年,仅占东北人口3.3%的朝鲜族,生产了90.1%的东北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