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名男子遇上了奇葩事儿。他在市场挑鱼的时候,忽然发现旁边的网眼盆不对劲儿。他觉得好奇,拿起盆舀水试了一下,瞬间就傻眼了。 男子以前就在这个摊位上买过海鲜,购买时,明明看着摊主已经用网眼盆沥过水了,可把海鲜拿回家后,塑料袋里还是有小半碗水。男子当时就有些纳闷儿,怀疑这个摊位是不是有猫腻。 这次男子家里来了客人,为了待客,他又去这个摊位买海鲜。挑鱼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旁边的网眼盆里残留了一些水。 网眼盆是沥水工具,怎么会残留水呢?男子觉得不对劲儿,想到上次的事儿,他好奇心起,忍不住拿盆舀水试了一下。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个网眼盆居然滴水不漏。 男子先是傻眼,而后气愤,他终于明白了,这个网眼盆竟然是摊主欺骗顾客的工具。男子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视频,边演示边说,买海鲜的误区啊,你们看这个,水都没滴下去的! 看到视频,有的网友说,我也上过当,这种情况就是商家在网眼盆的底部涂了一层胶水。 有的网友说,买海鲜时还真没注意,只是纳闷儿为啥每次买虾后从市场到家半小时一直滴水,下次要特意看看了! 其实,网眼盆在卖海鲜的摊位很常见,方便摊主在将海鲜称重前把水沥出去,显示做生意公道,也让顾客在重量上不吃亏,有时候市场管理方也会要求商家使用此类沥水工具。 在这件事情中,本来是为了让生意更公平公道的工具,却被黑心商家做了手脚,这实在是触犯了诚信的底线。这种做法不但违背道德,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缺斤短两,无异于消费欺诈。 而且,这种在销售工具上做手脚的行为甚至比在计量工具上做手脚更恶劣。因为,对于一些电子秤,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常规检查可以发现问题。但在销售工具上做手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消费者很容易遭受损失。 不得不说,商家的做法藐视诚信和规则。监管部门应该定期检查,把商家手中这种做过手脚的网眼盆,像清除黑心秤一样清除出去。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也应该积极举报,给黑心商家形成警示作用,大家觉得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