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也趁G20召开,搞了不少花活。 比如,一直有传闻说印度准备改国名。 印度总理莫迪在9月9日G20峰会上发表演讲,其身前桌签上的国家英文名写着“BHARAT”,而不是“INDIA”。 这个“BHARAT”有两种翻译,一个是“婆罗多”,一个是“巴拉特”。 假如以后都用“婆罗多”来称呼印度,那印度就更增添喜剧色彩了。 比方说,巴印矛盾,就变成了“巴婆矛盾”。 这怎么看,都很喜感。 老挝和“婆罗多”,就会变简称为“老婆”…… 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估计印度即使真更名为“BHARAT”,我们这边采取的翻译可能是“巴拉特”。 这里也说一下印度这次改名的原因。 因为印度“India”这个名字,是英国殖民时期才建立起来的。 莫迪在2022年8月15日,就曾在讲话中呼吁该国摆脱一切奴隶制的痕迹。 所以,印度改名,主要就是为了摆脱被英国殖民的历史。 本质上来说,这也是莫迪一种加强民族认同感的手法。 不过印度改名这事情,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主要在G20召开期间,印度当着美英的面,把印度殖民时期的名字给抛掉,直接桌前的国家名字里使用“BHARAT”,这多多少少也有点在跟美英保持距离的意思。 在美国和英国这些昂撒人的思维里,印度作为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国家,殖民历史都成为“纽带”。 但越来越多国家脱离英联邦,也说明,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历史,是一种耻辱,而非光荣。 印度这样民族自信心爆棚的国家,自然也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光荣。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改名,其实也不奇怪。 当然,印度能否改名,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只不过,我们从莫迪特意挑选G20峰会上来给改名造势,是可以从这个细节里看出,莫迪刻意跟美英保持距离的态度。 当然,对印度这个国家,我们是千万不要抱有什么期待。 有时候猪队友比神队友更可怕。 对于印度,我觉得只要印度能继续保持中立,远远站在边上,别跟着美国乱搞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