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桂祥的两个女儿先后被咸丰皇帝选中,姐姐被封为璹贵人,妹妹被封为玉贵人。同治帝即位后,姐姐被封为璹嫔,妹妹被封为玉嫔。姐姐生于道光二十年,妹妹生于道光二十三年,比姐姐小3岁。 今天正是妹妹玉嫔诞生180年,妹妹生于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我从清宫档案中找到了一条妹妹玉嫔得病而死的档案,看了以后,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下面我把这条档案抄录于下: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二日:舌根复肿,腮颊糜烂,下泻脱肛; 十一月十三日:肠滑不固,大便不禁,完谷不化。 十一月十五日:神气支离,冷汗自出。 十一月十六日:卯刻,气弱脾虚,心神不足。申刻,左脉已无,右脉虚散,元气渐败。玉嫔六脉已绝。系病久气血虚急,忽然痰喘气脱,于亥时逝了。李德立、张瓒请脉。 到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实足年龄才19岁3个月,到现在大部分女孩儿还没有结婚。如此年轻竟得了这么严重的病,而且还说“病久气血虚急”,看来已经病了很久了。 还有一条档案记载:就在玉嫔病情已十分严重,急需静养休息之时,却准备把她移到皇宫之外的吉安所。但这条档案记的日期是十一月十七日,实际上是十六日就去世了,表明十七日这个日期是错误的。所以玉嫔到底是哪天移到吉安所的,还需要档案的进一步证明。正在花季年龄的玉嫔不到20岁就玉殒香消了。皇帝不会去看望她,父母也能去看望。只有姐姐璹嫔有可能陪在床前。真的可怜! 其实她的姐姐璹嫔也享年不永,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二十四日也去世了,终年只有35岁,属于英年早逝。 姐妹二人都是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日被晋尊为嫔的,在正常情况下,册封礼在几个月,顶多下一年就要举行。偏偏这次册封礼拖了13年之久,到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八日才举行,致使姐妹二人都在册封礼之前就驾返瑶池了,连嫔的镀金银册都未能看到。死后姐妹二人都葬在定陵妃园寝的第二排,姐姐在东二位,妹妹在西二位。 桂祥的这两个女儿都很命苦。假设不入皇宫,不当妃嫔,嫁给一般官员子弟,有可能不会如此短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