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总理在河北邯郸武安县伯延公社调研。 这时候国家刚刚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比较困难,农民的负担着实不轻。 5月4日下午,周总理邀请了13名大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座谈。 在第一天的走访中,周总理亲眼看到许多农民家里根本没有存粮,有人饿得浮肿,觉得公社干部向他汇报的“社员都能放开肚子吃,虽然吃得不算好,但能吃饱”的说法有很大水分。 座谈会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支支吾吾,不敢说话,这时,一个叫张二廷的农民大着胆子对总理说:“这两年生活一年不如一年。”“你幸亏来得早,要是迟来两年,你也得饿着肚子。” 这下在座的其他人都慌了,他们看着总理的脸色凝重起来,觉得情况不妙,有些人不自觉地往后挪了挪椅子。 总理足足有五分钟没有说话,但等他开口时却并没发火,他语气平淡地说:“二廷,你说话要负责任,我还能饿肚子?你要讲出道理来没有什么,要讲不出道理来,我要怪罪你的。” 到这时,张二廷才觉得自己当着总理的面这样说话委实是不知天高地厚了,但话已说出口,只能硬着头皮把事情讲明白。 他继续说道:“总理,我既然说了这话,就要讲出个道道来,讲出来是不是个理,你看着办。你在北京坐着,国库里能长粮食?啥也不长,地里也收不上来,就是地里收个斗儿八升的,也轮不到你,我们就在地里生着吃了,你又不在地里守着,你们征购不到粮食。国库里的粮食两年吃不完,三年扫扫尾,到那时你还有啥吃呢?” 张二廷的话是“话糙理不糙”,农民都饿肚子了,还能交多少粮呢?总理听了他的话不怒反喜,高兴地说: “二廷,我也想不到这个理,我走过这么多机关,没有人能说住我,今天叫你说得我闭口无言。” 其实,总理当然知道这个理,但为了鼓励大家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他必须把说真话的张二廷当做榜样树立起来。 当时在场的地委的干部听了以后,说老张是个落后分子。总理却说:这样看不对,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一个农民把我们看作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