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军欠我家的400大洋,我们还认账吗?”2015年,一位穿着破旧的老汉,拿着一张字迹模糊的欠条,找到了政府工作人员…… 这位老农名叫杨明荣,湖北孝感人,2015年的一天,他拿着一张泛黄的欠条找到了当地政府,直言:这是红军欠我家的400大洋,可以还给我家吗? 工作人员一听,立即拿过欠条,当看到线条上红军的盖章和红军领导人的签名时,工作人员立即报告上级。 通过了解,大家知道了关于欠条的来历…… 1930年,一支红军队伍来到了杨明荣的家乡,当时的杨家是当地的富裕户,不但有商铺还有良田数百亩。 不过,杨明荣的爷爷杨长银是一个大善之人,平日里就喜欢接济穷苦百姓,深受当地人的爱戴。 同时杨长银也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曾对家人说:有一天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一定出钱出力。 很快杨长银报国的梦想就实现了! 这支红军队伍来到杨长银的家乡后,不但帮老百姓收粮食、干农活,还打击地主乡绅,将所得田地都分给了当地老乡。 老乡们终于放下戒备之心,从心里接受了红军,并把他们称为救世主。 但很快老乡们就发现,红军自己的日子非常艰难,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 到了冬天,红军的日子更加艰难,老乡们看后都心疼不已,纷纷要捐款捐物。 但红军队伍坚决不收老乡们的一针一线,可老乡们却含泪希望红军能够接受他们的捐赠。 于是经开会商议,红军在接受老乡们的帮助时,都会给老乡们打一张欠条,承诺说:只要打完仗,老乡们就可以拿着欠条去找政府。 杨长银动用自己的人脉,不但给部队捐赠粮食和棉衣,还捐赠了400大洋,解决了红军队伍很大的问题。 部队领导同样给杨长银打了一张欠条,可哪怕后来家道中落,杨长银也没有拿出欠条去找政府,他说:这就是杨家的传家宝。 到了2015年,杨明荣的日子越发艰难,老伴又身患重病,走投无路下他才想起了爷爷留下的那张欠条。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明荣找到了当地政府。 经组织核实,这张欠条千真万确,很快组织上就补给杨明荣4万元。 拿到钱的那一刻,杨明荣激动到落泪,哽咽着说: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真的很感谢政府。 通过这张小小的欠条,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独有的军民鱼水情。 这种情怀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能理解的,我们也要将这样的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