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沪会战中,17岁的于德元一看子弹打光了,杀红眼的他提起8斤重的大刀砍向鬼子,鬼子身首异处。突然,另一个敌人的大刀当头劈来…… 于德元是河南洛阳人,1935年,怀揣报国梦想得他,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 1937年8月,惨烈的淞沪会战打响,为了击退日军,保住上海,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的精兵强将,奔赴上海战场。 于德元就是1800名壮士中的一位,当时日军无论人数还是武器装备、战士素养等等,都要优于我军。 于德元和战友们,每人6颗手榴弹,一挺机关枪和一把重4公斤的大刀。 虽然日军有飞机大炮,但于德元和战友们并不畏惧。 战斗打响后,于德元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能杀一个敌人是一个,自己的生死他早就顾不上了。 但战斗的惨烈程度还是超乎了于德元的想象。 有时候他和战友们刚冲出战壕,敌人就开始机枪扫射,炮弹横飞。 很快战友们就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战壕也变成了血红色。 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不断有人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牺牲时,于德元都心如刀绞。 可即便牺牲巨大,于德元和战友们还是高喊:“宁死不当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有一次,正在战斗的于德元,额头不幸被一颗子弹擦伤,鲜血顿时模糊了他的眼睛。 可于德元来不及处理伤口愈合,继续像敌人射击。 在之后的几场战斗中,于德元的脖子和左腿都先后被弹片擦伤,可他依然坚持上前线,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坚持打下去。 有一次子弹打光了,于德元就拎着8斤重的大刀和敌人开始了残酷的白刃战,杀红眼了他一刀一个鬼子,最后成功砍杀了13个日军。 期间,就在他杀鬼子时,另一个鬼子的大刀也劈向了他,万幸余德元反应及时,不然可能就没命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殊死拼杀,当初一起来上海的1800人只剩下600人活着,几次受伤的于德元也保住了命。 而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于德元又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可他依然没有下前线,又跟随部队回到山西继续打鬼子。 因为刀法非常了得,战友们都称呼他为“刀神”。 在八年抗战中,于德元凭借一把大刀,砍杀了无数鬼子,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战胜利后,于德元回到了老家,过上了简单且朴素的生活。 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崇拜的英雄,向抗战老兵致敬…
评论列表